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82612
大小:2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9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者:李继萍单位:西电科大附中太白校区小学部时间:2017年3月《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西电科大附中太白校区小学部李继萍一、教材依据:本篇文章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角度”中的第一篇课文。二、设计思想:角度,即看待问题的出发点。换位思考、多向思维不但能使人看问题更客观全面,而且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才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生通过学习这个单元的内容,可以明白看待事物、处理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会得到不同结果,从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古诗二
2、首》收录的是《登飞来峰》、《题西林壁》两首宋代诗人的作品,它们都从“游山”写起,抒发了两位诗人从不同角度看峰的感叹。它们被放在本单元的首发位置,是为了让学生品味出“角度”在社会生活中对我们的指导意义。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及背诵课文,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并将所学的道理运用到社会生活及处理问题当中。2.独立认字学词,理解诗意。认字1个,写字2个。3.理解“千寻、不畏、遮望眼、缘”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比较两首哲理诗的相同之处,了解这类诗的写作方法。方法与途径:引导式、启发式
3、、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情感与评价目标:1.通过学习,体会诗人王安石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拥有远大志向的高远情怀以及诗人苏轼冷静思考,全面洞察事物的智慧。2.将所悟到的道理能正确地运用到社会生活及学习当中,从而全面地看待他人和事情。价值观目标:树立起不怕困难、不畏艰难的思想,学着冷静全面地处理问题,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及看问题的高度。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电脑及投影设备、自制课件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及背诵课文,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文中所蕴含的道理。2.独立认字学词,理解诗意。认字1个,写字2个。理解“千寻、不畏、遮望眼
4、、缘、横看、侧”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通过对比,找到两首诗写作上的共同特点,归纳出哲理诗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将所学的道理运用到社会生活及处理问题当中,学会冷静、全面地思考问题,站在更高的角度处理问题。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投影设备。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二首》(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这课中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一首叫《登飞来峰》,另一首叫《题西林壁》。请一名学生与老师一人写一首诗名。指导学生用右手、左手均书空写一遍《题西林壁》的“题”字。理解“题”字在此处的含义。(
5、“题”字学生书写时较易出错,通过学生参与板书及全体学生书空写该字,再理解性记忆,加深学生的正确印象。)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二、复习巩固:1.(投影出示字词)指名学生回答字词的意思。千寻()闻说()鸡鸣()不畏()遮()眼()缘()望()侧()横看()不识()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横看”。从山的走向和人的位置让学生明白横看、侧看具体指在哪个角度看。(以学生为坐标演示方位)(学生通过自学材料对于这些字词的意思基本上能够理解,此时通过检查后,对学生并未确切理解的字词给予点拨,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
6、地位。)2.这两首诗的诗意是什么?指名回答诗意,回顾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为下一步深入学习诗的含义及写作特点打好坚实的基础)。3.齐读两首古诗。指导学生齐读古诗时的方法,阴平、阳平拖长,三声、四声短促。对学生的朗读及时进行点评。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对声音、韵味、平仄等读法指导并点评。(在这个过程中有齐读,也有个人读,齐读是为了带动多数学生进入读诗的意境,个人读能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朗读,通过听读,提高自己诵读诗歌的水平)。三、探究结构:1.师:这两首诗同为宋代诗人所作,从题材上说,它们都属于什么诗?生答:哲理诗(板书:哲理诗)。
7、2.这两首哲理诗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将此问题抛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生分组根据诗的内容来寻找共同之处。(这个问题难易程度适中,由学生来突破,显然比老师来分析、个别提问更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分析交流中,学生学以相长,能迸出智慧的火花。)3.小组派代表交流汇报所。(师板书:游山、借观景议理、前两句写景后再句议论,用“缘”字引导,主题都相同等)各组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及时在书上做出批注。4.师:这样的哲理诗有很多(投影滚动出现四首哲理诗:《登鹳雀楼》、《冬夜读书示子聿》、《游园不值》、《雪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总结归纳的目
8、的还是要会应用,滚动出现诗歌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自己揣摩刚才归纳出的哲理诗写作特点。)四、明晰哲理1.两首诗给我们分别讲述了什么哲理呢?(投影出示诗歌的后两句内容)指名回答此问题。师问:你们爬山时的感受与诗人王安石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