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76591
大小:267.3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19
《2014江门一模语文试题讲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江门一模讲评华美实验高三语文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受学于散骑常侍谯周,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博识,属文富艳。初应州命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大同后察孝廉,为本郡中正。益部自建武后,蜀郡郑伯邑、太尉赵彦信及汉中陈申伯、祝元灵、广汉王文表皆以博学洽闻,作《巴蜀耆旧传》。寿以为不足经远,乃并巴、汉撰为《益部耆旧传》十篇。散骑常侍文立表呈其传,武帝善之,再为着作郎。吴平后,寿乃鸠合三国史,着《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又着《古国志》五十篇,品藻(文辞)典雅,中书监
2、荀勖、令张华深爱之,以班固、史迁不足方(比)也。出为平阳侯相。华又表令次定《诸葛亮故事集》为二十四篇,时寿良亦集(编写),故颇不同。复入为着作郎。镇南将军杜预表为散骑侍郎,诏曰:“昨适用蜀人寿良具员,且可以为侍御史。”上《官司论》七篇,依据典故,议所因革。又上《释讳》《广国论》。华表令兼中书郎,而寿《魏志》有失勖意,勖不欲其处内,表为长广太守。母遗言令葬洛阳,寿遵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见讥。数岁,除太子中庶子。太子转徙后,再兼散骑常侍。又因为不把母亲葬回去被人诟病。几年后,担任中庶子惠帝谓司空张华曰:“寿才宜真,不足久兼也。”华表欲登九卿会受诛忠贤排摈
3、寿遂卒洛下位望不充其才当时冤之。兄子符,字长信,亦有文才,继寿着作佐郎,上廉令。符弟莅,字叔度,梁州别驾,骠骑将军齐王辟掾,卒洛下。莅从弟阶,字达芝,州主簿,察孝廉,褒中令、永昌西部都尉、建宁兴古太守。皆辞章粲丽,驰名当世。凡寿所述作二百余篇,符、莅、阶各数十篇,二州及华夏文士多为作传,大较如此。时梓潼李骧叔龙亦隽逸器,知名当世,举秀才,尚书郎,拜建平太守,以疾辞不就,意在州里,除广汉太守。初与寿齐望,又相昵友,后与寿携隙,还相诬攻,有识以是短之。(《华阳国志陈寿传》有删改)后来和陈寿有了隔阂(嫌隙),就相互诬告攻击,有识之士因此看不起他(们)。(得
4、分点:“有识”:动词活用为名词“有见识的人”,1分;“短”,看不起,1分;大意1分。)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属文富艳属:写作B.议所因革因:沿袭C.当时冤之冤:冤枉D.以疾辞不就就:到任C(意动用法,认为他冤。)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广汉王文表皆以博学洽闻且可以为侍御史B.巴西安汉人也以班固、史迁不足方也C.二州先达及华夏文士多为作传复入为着作郎D.依据典故,议所因革凡寿所述作二百余篇D(“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A.介词,凭/介词,把;B.皆是助词,但作用不同。表判断/
5、表肯定;C.介词,替/动词,担任。)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华表欲登九卿会受诛/忠贤排摈/寿遂卒洛/下位望不充其才/当时冤之。B.华表欲登九卿/会受诛/忠贤排摈/寿遂卒洛下/位望不充其才/当时冤之。C.华表欲登/九卿会受诛/忠贤排摈寿/遂卒洛/下位望不充其才/当时冤之。D.华表欲登九卿/会受诛忠贤/排摈寿/遂卒洛下/位望不充其才/当时冤之。B(华表欲登九卿,会受诛,忠贤排摈,寿遂卒洛下,位望不充其才,当时冤之。)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寿从小从学于谯周,对《尚书》《三传》《史记》《汉书》颇有
6、研究,文采华丽。B.陈寿作《益部耆旧传》,散骑常侍文立向朝廷呈献此书,皇上认为他做得很好,让文立担任着作郎。C.陈寿所写的《魏志》不合荀勖的心意,荀勖不想让他入朝庭任官,向皇上奏请让陈寿出京担任长广太守。D.陈寿的侄子符、莅及阶皆很有才华,且辞采华美,享誉当世,梁、益二州以及中原的文士们纷纷为叔侄四人作传。B(“担任着作郎”的不是文立,而是陈寿。)(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陈寿“博识”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①“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②“蜀郡郑伯邑、太尉赵彦信及汉中陈申伯、祝元灵、广汉王文表皆以博学洽闻,作《巴蜀耆旧
7、传》。寿以为不足经远,乃并巴、汉撰为《益部耆旧传十篇》”;③“寿乃鸠合三国史,着《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又着《古国志》五十篇”;④“上官司论七篇,依据典故,议所因革。又上《释讳》《广国论》”。(得分标准:一点1分,两点3分。)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点绛唇秦观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注】此词为秦观于谪徙途中所作。(1)词的上片第一、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3分)(2)作者在词的下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词人醉意朦胧
8、,轻漾小舟,随着水流来到花林深处,兴奋不已(2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喜爱和向住之情。(1分)。(得分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