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45732
大小:24.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8
《槐乡五月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槐乡五月》教学反思《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生发开去。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统领全文。这句话是整篇文章的灵魂和基调。整个教学我就围绕这句话来铺展。整堂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朗读感悟为主,感受槐
2、乡槐花的美;第二部分,以师生间的口语交际为主,体会槐乡孩子的快乐。总而言之,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我收获良多,受益匪浅,感受颇深:1.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本文文质兼美,如诗般清新流畅,如歌般富有韵律。因此,“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本课教学时,本人设计了多次读书,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书声朗朗。以读代讲,感受槐乡美。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中感受到槐乡的美、人的美,感受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并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中表达美,再现美。朗读不光只是一种形式,也不是一种技巧,从技巧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种舍本逐末的指导得到的效果并不好,老师要着力在激发学生的
3、情感上下功夫,以情促读。因此,巧用媒体,给学生提供图片创设槐乡五月的意境。在这样的“阅读情境”中,学生的朗读情趣盎然。2.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语文学习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离不开对字词的品味、推敲。引导学生扣词扣句的感悟、推敲,以悟促读,品味语言美,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体现。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了几处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及推敲:(1)“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这两句比喻句勾勒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是美的,如果让学生纯粹地从读文感悟,是很困难的。如何让学生体验到这种美,图文对照学习是一个途径。
4、此外我引导学生进行补白训练:“这是作者眼中的槐花,你眼中的槐花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呢?(观察槐花)让我们也来说一说。练习句式:有的槐花像。(2)“‘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除了让学生反复诵读,将这种语言美、文字美积淀以外,我又抓住“嗡嗡嗡”重点引导学生去想象小蜜蜂在说些什么?“啪啪啪”又体现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感悟槐花的美、槐花的香,体会槐乡孩子喜悦的心情。让学生从课文生发开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听弦外之音,会言外之意。(3)对于语言文字的推敲我更是不放松,如“清香、醇香、
5、浓香”“香海”“浸”这个词的理解。我努力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并通过朗读,使学生意识到这些词形象地写出了槐花的香味,整个槐乡芳香四溢。再如读到“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时,我追问学生,人会“飘”吗?为什么用“飘”?说明了什么?一个“飘”字中蕴藏着槐乡孩子的“乐”,这是何等精妙,因此教师设疑,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们的内心是十分快活的。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不遗余力地感悟、品味,从而体会文章谴词造句的精妙。3.多媒体成功辅助教学。本课教学时,我制作了简单实用的PPT文稿。每一张文稿都成功地给予学生直观的图片、优美的文字、鲜明的感受,丰富了学习资源,拓展了学生眼界,让学生更贴切地感受槐乡
6、的美景,槐乡孩子的快乐,最后教师唱的《槐乡之歌》不是喧宾夺主,而当是一种欣赏和启示,让学生感受到只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尝试的勇气,美无处不在。引导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本课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因为自己不够沉稳,整节课显得有些急急忙忙,指导朗读上不够到位,在“美食组”和“摄影组”活动时,也显得目标不够明确,导致有点像是花架子。由于是借班上课,老师和学生配合得不是很默契。这样那样的遗憾,其实还有很多,但是我想,只要能正视这些不足,就会有不断追求完美的进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