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心脏性猝死的急救护理进展讲义

住院患者心脏性猝死的急救护理进展讲义

ID:38745254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8

住院患者心脏性猝死的急救护理进展讲义_第1页
住院患者心脏性猝死的急救护理进展讲义_第2页
住院患者心脏性猝死的急救护理进展讲义_第3页
住院患者心脏性猝死的急救护理进展讲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住院患者心脏性猝死的急救护理进展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住院患者心脏性猝死急救护理进展讲义内干科朱小玲欢迎各位评委、各位同仁:下午好!我是内干科的朱小玲我科参赛的课件是《住院患者心脏性猝死急救护理进展》。l授课目的和意义:心脏性猝死是心血管病区常见的死亡形式,患者往往在病程中,甚至在恢复期无明显诱因突然意识丧失、抽搐,继而心脏骤停。由于猝死前病情稳定又缺少预兆,患者突然死亡,处理不好,家属不易接受,极易引发医疗纠纷。正确认识猝死,熟练掌握猝死的判断、急救及护理,是护理工作中“安全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医疗纠纷最根本的途径内容概要今天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三个板块:第

2、一板块:心脏性猝死的相关知识;第二板块: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中有关心肺复苏急救进展的部分;第三板块:住院患者心脏性猝死护理进展等。发病率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人因心脏性猝死丧生,占死亡人数的15%―20%。在我国,心脏性猝死也居死亡原因首位,每年大约有50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在欧洲,心脏性猝死占猝死的45%~66%。心脏性猝死可谓是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第一大杀手。概念与辨析什么叫心脏病猝死呢?第七版《内科学》上是这样定义的,心脏病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

3、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与此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是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一些人容易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的,心脏性猝死是一种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而心脏骤停则属于临床死亡状态,如果抢救及时,部分患者是可以活过来的。心脏性猝死发生在心脏骤停的基础上,心脏骤停则常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心脏性猝死临床经过中的一个时期,这个内容我们后面将会详细谈到。典型案例有许多名人如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华罗庚,著名影视剧作家、《闲人马大姐》的作者梁左,体坛健将、“世界第一女飞人”

4、乔依娜,都是死于心脏性猝死。还有我们都知道的高秀敏,侯耀文等等。而且,名人猝死有年轻化趋势。什么原因名人为什么英年早逝呢?名人的猝死之所以备受关注,因为他们是公众人物。名人猝死的原因和普通病人没什么大不同,作为医护人员,我们更加关注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病情稳定的住院患者突然死亡呢?病因在西方国家,心脏性猝死中约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我国某三甲医院对其心内科5年内发生的30例心脏病猝死老年患者进行病因分析。结果如图所示,表明:对于AMI(急性心肌梗死)、UAP(不稳定型心绞痛)等老年患者应警惕其SCD的高度危险性

5、,需要有所预见并加强监护。诱因除了以上主要致病因素外,还有许多因素可诱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如自觉症状好转,自行停药;吃得太饱,酒喝得太多;用力排便,过于劳累;兴奋紧张恐惧愤怒等等;还有,寒冷刺激,致敏物质和环境,高原缺氧也可以诱发心脏性猝死,另外,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也会使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加大。高危因素年龄在61岁以上,男性,冬春季节,厕所和床上,这些都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我们都要警惕。思考题讲了这么多,我们来个互动吧,请大家想一想,看看下面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是什么?请大家听题心脏性猝死最主要的病因是:A二尖瓣脱垂

6、B心肌病C主动脉瓣狭窄D冠心病及其并发症E急性心肌炎(对,正确答案是D.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最大黑手。)先兆有些心脏性猝死会有一些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的先兆,如胸闷、胸痛、心悸、大汗等,还有的表现为上腹不适,很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诊。从前我家一位老邻居,总说胃疼,后来诊断是心肌梗塞,最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猝死的。其实,出现了以上征兆,就已经处在心脏性猝死的前驱期了心脏性猝死临床经过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经过可分为4个时期,除上面讲过的前驱期之外,还有终末事件期、心脏骤停与生物学死亡。不同患者各期表现有明显差异。前驱期:在猝死

7、前数天至数月,有些患者可出现胸痛、气促、疲乏、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但也可以没有前驱表现,瞬即发生心脏骤停。终末事件期:是指心血管状态出现急剧变化到心脏骤停发生前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的典型表现包括: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发心悸或眩晕等。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脑血流量急剧减少,可导致意识突然丧失,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皮肤苍白或发绀,瞳孔散大,二便失禁。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发生后,大部分患者将在4~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的处理心脏性猝死的抢救

8、、治疗主要是对心脏骤停的处理,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据不同的情况,其生存率在5%~60%之间。抢救成功、避免生物学死亡的关键是立即实施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和尽早进行复律治疗。国内外不断探索猝死的复苏技术,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