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设计二

说“木叶”设计二

ID:38691738

大小:1.09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6-17

说“木叶”设计二_第1页
说“木叶”设计二_第2页
说“木叶”设计二_第3页
说“木叶”设计二_第4页
说“木叶”设计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木叶”设计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说“木叶”罗丹说:“美在于发现。”在古代诗词中,有一些事物拥有美好而丰富的意蕴,比如:“柳”写留恋,“月”寄相思,“云”象征着游子,“梅”体现着傲骨。那么,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的“木叶”是怎样一种意象呢?导入新课基本思路第一部分(1、2、3自然段):论述“木叶”是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第二部分(4、5、6自然段):论述为什么诗人钟爱“木叶”这一形象。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总结“木”与“树”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金。赏析第一部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

2、征戍忆辽阳。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叶木叶落木学.科.网木论述“木叶”是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赏析第二部分论述为什么诗人钟爱“木叶”这一形象。1.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2.作者为什么要拿“高树”和“高木”进行对比?——秋风叶落的季节。——“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木”的艺术特征之一——“木”被钟爱的第一个原因。赏析第二部分论述为什么诗人钟爱“木叶”这一形象。“木”的艺术特征之一——“木”被钟爱的第一个原因。3.为什么“木”总会让人联想起落叶呢?——“木”的质地特征暗示

3、“木”仿佛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木木头、木料、木板树干赏析第二部分4.作者除了论述了“木”的质地的暗示性之外,还论述了“木”的哪一方面的暗示性?——颜色的暗示性。“木”的艺术特征之二——“木”被钟爱的第二个原因。5.“木”的颜色到底有哪些暗示性?——黄色、干燥。论述为什么诗人钟爱“木叶”这一形象。赏析第二部分屈原《九歌》“木叶”“木”的艺术特征之二——“木”被钟爱的第二个原因。落木更空阔,洗净绵密对比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黄叶”木叶对比论述为什么诗人钟爱“木叶”这一形象。进一步风、晴空典型清秋性格雨、沉沉阴天赏析第三部分“木叶”是古代诗人们钟爱的意象,其实诗人

4、们钟爱的是“木”这一意象所暗示出来的“木”的全部的艺术特征。林庚先生认为,“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总结“木”与“树”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金。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作者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

5、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本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一是引子,可以援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例证,可以使得对道理的分析有根有据。三是增强文气,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拓展延伸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内涵丰富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

6、清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望月怀远,思念亲人,思念家乡,暗含月圆人不圆的愁绪。课堂小结在我国古代的艺术殿堂中,诗歌始终象一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经久不衰、灿烂夺目的光彩。在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折柳”、“蟋蟀”等表示赠别的意象,常可见于赠别类诗歌中。文中“

7、木叶”如此。本课,我们了解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领会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课后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