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水和溶液分析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分析

ID:38682771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7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分析_第1页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分析_第2页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分析_第3页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水和溶液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本单元教材内容的选择《义教化学课程标准》中三个一级主题和4个二级主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水与常见的溶液三、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二)微粒构成物质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二)认识几种化学反应1、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4、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教学内容的两种组织策略:我们把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等水的应用和问题当作阐述分子原子知识的起点。这个方法建立在学生的经验之上,能够使用学生生活中

2、的问题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出发点。我们决定把我们赖以生存的“水”作为载体引出分子和原子的内容。第二单元“水和溶液”知识结构图本单元教学课时安排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2课时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2课时第三节原子的构成3课时第四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2课时各节内容的呈现特点及教学建议“活起来”,“生命化”“过程性”、“对话性”、“生活性”关于教材的过程性设计能力的发展,主要不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而是由教学活动的方式决定的。在谈到什么因素决定学习结果时,有学者指出,虽然有各种因素影响学习的结果,但主要的因素还是学习的过程。

3、关于教材的过程性设计当知识要重新被人理解和学习的时候,知识就必须再次以过程性的方式存在——知识的重演律。因为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够真正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意义,真正建立起学习的内在动机。也只有在过程中,新知识的获得才具有真正的建构性。关于教材的对话性设计教材在教学及学生学习活动中必须保证学生与教材之间能够开展“对话”,即在平等地位上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才能理解知识,生成意义。关于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知识只有在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才能获得最大的感染力和儿童生活的全

4、部意义。知识来源于实践,也必须在实践中才能把握和感悟知识。由书本是孩子的世界变成世界是孩子的书本——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三、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二)微粒构成物质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水与常见的溶液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

5、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2.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和其他生活现象;3.学习分离液体中固体杂质的方法。学习起点分析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发地从微观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不易产生探究冲动。教和学的起点应当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如,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觉察不到水的蒸发?水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蒸发?在蒸发过

6、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学习目标1.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认识水的组成;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2.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3.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4.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学习起点分析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做知识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原子

7、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教与学的起点应定位于引导学生如何用微观的观点来分析化学变化的宏观现象。“探究水的组成”方法问题:水是有什么元素组成的?两种思路:1、让水发生变化,看它能生成什么物质;2、什么物质反应可以生成水?设计实验:给水通以直流电,看其发生什么变化;让那些能生成水的物质发生反应收集实验证据:给水通以直流电生成两种气体?验证是什么气体——证实是氢气和氧气;证实反应生成物是水。做出结论: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三、物质构成的奥秘(二)微粒构成物质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8、核外电子构成的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第三节原子的构成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发现史,认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科学态度。2.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3.知道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计算。学习“化繁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