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假设对经济活动行为的影响_增补版

人性的假设对经济活动行为的影响_增补版

ID:38670883

大小:26.6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7

人性的假设对经济活动行为的影响_增补版_第1页
人性的假设对经济活动行为的影响_增补版_第2页
人性的假设对经济活动行为的影响_增补版_第3页
人性的假设对经济活动行为的影响_增补版_第4页
人性的假设对经济活动行为的影响_增补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性的假设对经济活动行为的影响_增补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性的假设对经济活动行为的影响2012101946李子文人性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讲,即指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性,指决定人一切行为的人的性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这种定义把人性的内涵扩展到一个更广泛、更高的层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对人性内涵的设定、归置是一个最最基本的命题,因为人是所有经济现象的本源和中心,是一切经济问题的起点和归宿。只有解决了对人性的确定性认识和设定的问题,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才能有一个得以推理和扩展的基础。对经济活动的一般性研究,强调利益的获取和分配,因此经济学中的人性,也特指人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

2、决定其决策和行为的人性。人是复杂的生物体,人性在无数经济活动中的体现也纷繁复杂,但基于理论研究的方便,经济学对人性进行了统一性的诸多假设。在经济学史上,亚当斯密首先把“经济人”的假设作为其经济学理论研究著作《国富论》的基本理论前提,对经济活动中的人性进行了范式规定,他的假设可以归纳为两点:(1)人都有一种“改良自身状况的愿望”,这种“愿望”会伴随人所有经济活动始终,并表现为对“增加财富”的追求——这表明人是单纯的利己主义者;(2)基于(1)的假定,人在任何活动过程中,“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自身的利益”,但在“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人会无意识的对社会也作出贡献,且“一个

3、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远比其有意图做出的要大得多[2]”。基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对“经济人”的假定做出了具体化的概括:即个人完全理性,效用最大化和完全信息[3]。加里贝克尔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经济人”的内涵,形成了所谓“新经济人[4]”的内涵,即包括:(1)“经济人”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2)“经济人”的偏好是稳定的;(3)不同“经济人”时间价值不同。可以预期的是,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对于“经济人”即经济活动中人性的假设内涵将更完善,更多元化。但不会改变的是,这些假设都是对人性的抽象,用以避免对人性(包括价值观、道德标准等无法量化、模型化分析的内容)无

4、休止的讨论和实现对经济理论更有效的研究。这种抽象实际上就是把人不当“人”,而当成仅有经济利益驱动的“利益动物”,当成只有逐利本能的单纯的利己主义者。因此,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经济理论中人性的假设,距离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进行经济活动的人,有多远的距离?更进一步的,经济学中对人性的规范性假设,如果投放到现实经济活动中,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我认为,人性假设的不足,即人性假设与现实条件下经济活动中的人性的偏移,有以下三个方面:(1)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每一个经济个体都是完全理性的。这在现实条件下是不现实的。第一,现实世界里,经济信息不是完全的,而是几乎必然存在着不完全与不对称的情况。单个

5、经济个体不可能在所有领域的经济活动中都享有完全信息,即完全信息本身是不实际的。掌握信息的经济个体在经济行为中面对信息欠缺的其他个体,总可以优先做出至少不会让自己经济利益受到损害的决策,而相对而言信息欠缺的经济个体,必然无法做出像假设中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所作出的利益最大化的决策。第二,每个经济个体的禀赋是有限且有差别的,对信息、偏好和自身禀赋的认识程度也不同,在面对相同信息的情况下,不同的经济个体即便基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决策,导致不同的结果。综上所述,现实中的人总是有限理性的。(2)外部性。“经济人”假设把人的经济活动的成本建立在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利己主义)和个人资源最

6、优分配(完全理性)上。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经济活动的成本不仅来自经济个体本身,经济活动的收益也不一定局限在经济个体范围之内。每个人的经济行为都有可能对社会上的其他经济个体的福利水平造成影响,即存在外部性。因此,个体的最优化的决策的产生和执行,很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个体决策的利益结果。实际上,对外部性的简单分析还表明[6],个体决策在实现自身利益最优的情况下,很可能会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而个人决策如果要服从于社会福利水平的最优化,很可能无法达到直接意义上的个人利益最优(不考虑通过利益转让以实现帕累托改进的情况)。亚当斯密的假设在外部性的条件下,出现了难以忽略的矛盾,即经济个体利益最优与社会利

7、益最优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进一步扩展,可以引申为“利己”与“利他”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利己”和“利他”并不是单纯的矛盾体,而应当是互有冲突确相互协同的统一体。其冲突的来源在于,二者的利益最大化目标函数不同,在社会、自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部分个体通过篡取充分的资源以满足“利己”的利益最大化,那么就必然使得其他个体无法实现资源的充分供给;其协同的来源在于,“利己”是“利他”的先行条件和现实基础,只有实现必要程度的“利己”,才能维系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