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家人性假设及其对儒家管理学建构的影响

浅析儒家人性假设及其对儒家管理学建构的影响

ID:9735429

大小:6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07

浅析儒家人性假设及其对儒家管理学建构的影响_第1页
浅析儒家人性假设及其对儒家管理学建构的影响_第2页
浅析儒家人性假设及其对儒家管理学建构的影响_第3页
浅析儒家人性假设及其对儒家管理学建构的影响_第4页
浅析儒家人性假设及其对儒家管理学建构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儒家人性假设及其对儒家管理学建构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儒家人性假设及其对儒家管理学建构的影响  所谓人性假设就是人们所持有的、关于人的本质属性的一些不证自明的假定。对于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管理学来说,人性假设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基本的问题。人性假设不同,相关管理理论的具体内容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因此为了更好的理解儒家管理学,需要从人性假设入手对其整个学说的建构进行研究。当然,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对儒家的人性假设问题进行了讨论。但是这些研究也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其对儒家人性假设的认识基本局限于人性是善还是恶的讨论上。也就是说,主要是从道德伦理的维度出发来认识儒家持有的人性假设。实际上,儒家对人

2、性的认识是复杂的、多维的。性善还是性恶仅仅是其中一个内容而已。简化儒家关于人性的认识必然无法真正理解儒家管理学的整体结构和内在建构脉络。因此,有必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另外,儒家管理学包括了以人为本、德政、仁、礼、修身、教化等一系列的概念和理论,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学说体系。那么这些概念和理论为何被提出?它们和儒家对人性的认知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不如此,就很难从根本上理解儒家管理学。因此接下来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一、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  1.人的自然性  以往的研究认为儒家对人性的讨论

3、往往局限于性善还是性恶上,很少讨论人的自然性。实际上儒家没有忽视人的自然性。《礼记礼运》认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这一论述虽然只有寥寥几个字,但却深刻地阐述了儒家对于人的自然性的看法。孔子主张治理国家要做到足食和足兵。足食和足兵所针对的恰恰是人的自然性。荀子在谈及礼的起源时强调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这也进一步说明儒家充分认识到了人的自然性。  2.人的社会性  社会人是西方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人性假设。该假设

4、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存在,除了追求经济利益,还存在友谊、尊重和归属等精神上的需要。社会人假设的提出冲击了当时西方管理学中占主流地位的经济人假设,对管理学的发展影响巨大。  实际上,社会人假设也存在于儒家管理学中。这表现为儒家也认识到了人的群体性以及对来自他人的关爱、尊敬和信任等的需要。例如,荀子认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人能群实际上说明了人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儒家强调礼和仁的重要性。所谓礼实际上是用来规范个体行为以保证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以及群体正常运作的日常行为规范。这也说明在儒家看来,

5、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和他者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另外,儒家认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礼记曲礼上》),因此对于他人需要以礼相待,要做到卑己而尊人(《礼记表记》)。这进一步说明在儒家看来,人有着被认可和尊重的精神需求。而仁表示的一种由内而发的对他人的关爱、怜悯之情。仁这一概念被重视也进一步说明儒家重视人所具有的社会性。  3.自然性、社会性与以人为本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有着自己的管理目的。管理目的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关管理理论的本质。对于西方管理学来说,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组织利润的最大化。这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

6、西方管理学是一种缺乏人文关怀性的管理学说体系。儒家管理学也有着自己的管理目的。但与西方管理学不一样的是,儒家追求的是安民和平天下。《论语宪问》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大学》认为君子的使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儒家管理学的目的表现为以人为本,而非仅仅为了管理者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服务,充满了人文关怀性。儒家这样一个以人为本的管理目的与其对人性的认识密不可分。由于人天生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彼此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联系,因此

7、管理必须将满足人的自然和社会需求作为最终的目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因此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不如此,社会将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统治阶层自己的利益也得不到保证。因此管理需要将满足天下人的自然和社会需要为基本出发点。  4.自然性、社会性与儒家德治理论礼仁等概念是儒家德治理论的核心,也是儒家区别于其他学派的重要特征。为什么重视礼仁,而其他一些学派,例如法家,则不重视呢?本研究认为,这些理论的提出与儒家对人性的认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以人为

8、本决定了以礼仁为核心的德治理论的必要性。  人具有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而无论是自然需求还是社会需求,都要求人组成一个群体才能得以有效满足。因此群体的运转有效与否便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儒家提出了礼的概念。荀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