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MRI表现

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MRI表现

ID:38641812

大小:349.6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6

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MRI表现_第1页
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MRI表现_第2页
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MRI表现_第3页
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MRI表现_第4页
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MRI表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MRI表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3.3.1骨质破坏表现为骨皮质信号连续性中断和松质骨信号异常,在T,WI呈低信号,在T:WI星低、等或高信号,压脂T。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至中度均匀强化。因此脊椎区淋巴瘤的检查应以T,WI加脂肪抑制TzWI为常规,本组病例中出现压缩性骨折表现,可能与病程长短和是否有外伤有关,但也表明该征象对淋巴瘤与转移瘤的鉴别可能意义不大。3.3.2软组织肿块与相邻正常肌肉相比,T。WI呈均匀低信号,T2WI星高信号。两者显示病变范围均不够清晰,但在脂肪抑制TzWI病变均表现为高信号,病变范围显示清

2、楚。文献报道淋巴瘤的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可出现轻至高度强化,但与转移瘤和其他恶性肿瘤的软组织肿块易出现液化坏死不同,其特点是强化信号均匀,即使肿块范围较大一般也不易出现坏死液化[1。’5】。本组中多表现为中度强化,肿块内无明显坏死表现,与文献报道相符,可能与淋巴瘤相对缺乏血供和淋巴组织不易坏死有关。3.3.3骨髓浸润根据骨髓浸润的程度可大致分为弥漫型和局灶型。与正常骨髓相比病变区T1WI呈低信号,显示较清。T:WI为等或稍低信号,往往显示欠佳。压脂TzWI多呈高信号,显示较清楚。骨髓浸润的显示以Tt

3、WI和脂肪抑制T2WI为主。3.3.4脊髓浸润较为少见,可以是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经脑脊液播散或全身淋巴瘤浸润的一部分。其MRI信号与一般肿瘤相似,但其强化特点与软组织肿块的表现相似,表现为轻至中度强化,肿块内一般无液化坏死。总之,脊椎区淋巴瘤的MRI表现多种多样,以继发性NHL常见。最常见的MRI表现是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较大范围的软组织肿块,其软组织肿块有经椎间孔相连的围椎、钻孔生长的特点,增强扫描呈轻至中度均匀强化,一般无明显液化坏死。参考文献:[1]龚向阳,王谨.李方利,等.脊柱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4、的影像学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2):135—136.[2]徐文坚,徐爱德,刘吉华,等.淋巴瘤骨髓的MRI表现[刀.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6):415--417.[3]陈应明,江波,马玲,等.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x线平片、CT、MRI研究E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6):522—526.[4]周良平,彭卫军,杨文涛,等.脊柱区淋巴瘤的MRI特征[刀.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7):685—687.[5]MascalchiM,TorselliP,Fa

5、laschiF,eta1.MRIofspinalepidurallymphoma[J].Neuroradiology,1995,37(4):303—307.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MRI表现MRIFindingsofPrimaryHepaticAngiosarcoma张亮1,程红岩1,谢朝阳2,龙行安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放射科,上海200438)2河南省信阳市中医院放射科CT室)中图分类号:R735.7;R4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671(2010)09--1380

6、--03肝脏血管肉瘤(hepaticangiosarcoma)是发生于肝脏的恶性间叶组织肿瘤,它起源于肝窦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在肝脏少见,属于肝脏罕见的恶性肿瘤。本文总结7例经本院手术及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总结其在MRI上的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期提高该病诊断准确率。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搜集2002—11—2008一07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患者共7例,其中男5例,女z例,年龄35~59岁,平均52岁。4例患者在体检时发现,3例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

7、腹胀或上腹部隐痛不适就诊检查时发现,其中2例患者曾行介入治疗,发现病灶逐渐增大,遂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实验室检查:乙型肝炎者1例,6例无肝炎作者筒介:张亮(1983一).女,安徽省庐江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腹部影像学诊断。通讯作者:程红岩。病史,所有患者肝功能正常,甲胎蛋白定性和定量均为阴性。1.2检查方法采用SignaInifinityTwinSpeed1.5T扫描仪扫描(美国GE公司),为8通道体部线圈。扫描条件为T。:TE=Inphase,TR=180ms,带宽=31.25,矩阵=

8、288×192,NEX=1,FOV=40cm×40cm,层厚=8mm,间隔=2mm,采用FSPGR1次屏气扫描,时问16~20s。T2:TE=85ms,TR=4000ms,ETL=21,带宽=50,矩阵一320×224,NEX=2,FOV=40cm×40cm,层厚=8mm,间隔=2mm,采用FRFSE加脂肪抑制后扫描,时间120~180s。增强时条件为TE----1.9ms,TR一180ms,带宽=41.67,矩阵一320×192,NEX=1,FOV=40cm×40cm,层厚=8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