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622963
大小:2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16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活动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活动设计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有关中国新疆的风光影片,让学生总结自然地理环境中有哪些要素,加深学生对新疆美好生活的认识,适时进行国情教育,展现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美好生活。学生活动: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说一说西北地区各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教师小结:西北地区由于深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很少,这里的地表水贫乏,河流不发育,且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干旱还导致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即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
2、,其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都体现出干旱环境的特征。学生活动:思考:气候与水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什么过程进行的(水循环);水文与地貌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什么过程进行的(岩石圈物质循环);气候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是通过什么过程进行的(水循环和生物循环)。学生活动:所有学生画出三个循环示意图,生物循环示意图因为课本上有,可让阅读理解了之后再请一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并讲解生物循环的过程。 教师小结:选取其中几张用实物投影仪放出来及时指正修改。并再简单扼要讲解一下即可。承转过渡: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三大物质循环相互影响着,从而形成复杂的地理环境。下面以生物对
3、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为例。 师生活动:学生运用生物循环示意图完成学案:(完成后回答,教师及时引导指正学生。)1、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现今大气的主要组成是什么?2、是什么改造了大气圈?如何改造?3、生物又是如何改造水圈和岩石圈的? 师生活动:完成课本93页的“活动内容”先阅读图回答课本中的几个问题:1、图中有哪几个地理要素?(生物、土壤、大气、水、岩石等)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植物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大气降水又通过植物的枝叶截流下渗补给土壤和生物。)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植物通过
4、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储存在体内并转化成化学能,通过食物链传递到动物体内,动植物在呼吸的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师生活动:思考下列问题:1、通过分析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来思考这棵树是如何自养的?(岩石通过风化向土壤提供了无机盐,树通过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取了二氧化碳和光,从土壤中吸取了水和无机盐合成有机质即树的全部,树叶落下腐烂后经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给土壤,又供树的利用。)2、若环境中无大气、水、土壤和岩石等要素存在,这棵树还能不能够成活?为什么? 教师小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取了二氧化碳和光,从土壤,水圈、岩石圈中吸取了水和无机盐合
5、成有机质的能力,我们叫生产能力。此功能是在各个自然环境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才产生的,任何地理要素自身是没有这种功能,以及该功能的产生是有赖于光合作用,生产功能表现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生产量。承转过渡:自然环境除了具有生产功能外,还有什么功能呢?教师讲述:以“环境能消除部分新增的二氧化碳,让二氧化碳保持稳定”一实例来说明。学生活动:阅读94页的“活动”,并思考回答:在无人类的干扰下为什么藏羚羊数量也不断发生变动?这种现象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哪一功能?教师小结:藏羚羊的生存是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在无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若自然环境各要素发生变化,会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
6、数目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其结果是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这种现象就体现了自然环境具有平衡功能,它的表现在地理环境要素的性质的相对稳定,且此平衡是动态平衡。而这种功能同样也是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而是各要素相互作用才具有的。创设问题情境:若人类在西西可里高原上过度放牧、垦荒,以及淘金、施工等导致该地荒漠化面积扩大,那么藏羚羊将会遇到什么问题?(濒危)为什么?教师总结: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在发展变化,其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的变化,因而我们在改造环境的活动中要注意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平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