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ID:19264096

大小:668.8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30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_第1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_第2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_第3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_第4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确立依据1、课程标准及解读(1)课程标准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课程标准解读:在人们所感知的地理环境中,很难说明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因此“标准”将视角扩展到地质历史时期,要求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并由此类推到现在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要真正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紧靠这样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本条“

2、标准”要求通过具体实例,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来加以解释。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关键是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标准”中要求的“举例”,即是指举一定的区域为例(最好是学生学习过的区域)。2、教材分析这一课时是结合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的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本节内容通过分析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感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通过探究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进而揭示地理环境的另一内在规律——整体性。第一目“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第二目第三目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说明圈层

3、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将桂林山水的成因作为能力提升,检测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学情分析在学习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后,这一节内容不难理解,为了降低难度,舍弃了课本中的案例厄尔尼诺现象,选用黄土高原前期和后期自然环境的特征及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作为案例分析整体性的3个表现,贴近学生实际,容易理解。本节课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讲授某个知识点,而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不同区域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感受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二、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早期和后期自然环境的特征及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能够说明地

4、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能够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迁移应用于其他的区域。8三、评价设计目标一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并由小组代表发言,根据“语言描述的准确性、全面性”等评价因素进行评价。目标二通过能力提升分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进行检测。四、教学方法视频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五、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我们看到大屏幕上的这几幅图片,展现的是同一地区——黄土高原不同时期的景观,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些画面中有植被、河流、土壤、蓝天、白云,那么这些事物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生看图思考带着问题学习,调动积极

5、性新授过程【学习目标】: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早期和后期自然环境的特征及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能够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大家预习了课本,一起说一下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过渡】那么这些要素是孤立存在的吗?——不是,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完成导学案上的关联图(第一列和第二列讨论植被对其他四个要素的影响,第三、四列讨论气候对其他要素的影响,五六列讨论地貌对其他要素的影响,七八列讨论水文对其他要素的影响)。重点分析植被与其它四大要素的关系。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带着目标学习,明确重点分列讨论,减少任务量,节省时

6、间8其实各要素对其他要素都有影响作用。找学生上黑板画关联图。【过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那么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呢?播放水循环、大气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生物循环示意图,讲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通过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正是通过四大圈层之间进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传输,实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过渡】在了解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后,我们来深入探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探究1】早期黄土高原内部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找一位学生阅读材料)材料黄土高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不是偶然的,是因为那时这里有着较好的自然环境。古代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事实表明,古代黄土高原自

7、然环境比今天要好得多。山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还有面积很广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许多河流(包括黄河)含沙量比今天少得多,渭河在唐代是一条浩浩大川,帆船学生上黑板画关联图阅读材料,小组合作总结各要素的特征培养学生动手绘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从材料中获取知识的能力8很多,水运频繁。那时土壤侵蚀的程度很轻,黄土高原沟壑很少,有很多的塬和低地平川,所以有人以“沃野千里”相称道。通过这段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当时黄土高原的整体特征是“暖湿”,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此时黄土高原内部各要素的特征。(小组派代表回答,其他小组补充)总结:这说明此时黄土高原的各要素与整体特征

8、是一致的,这是地理环境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