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ID:38584334

大小:79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15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1页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2页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3页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4页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复述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2.绘制褶皱构造的示意图,判断褶皱的基本类型。3.描述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4.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初步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案例探究: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情感态度

2、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和“板块学说”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对山地形成的学习,树立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山地的类型的判断。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教学难点】正确判断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诗词赏析此诗为写景名篇。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3、,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自古山水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首选。山所拥有的雄伟往往成为大众远大志向和

4、雄伟抱负的寄托,那么山的这种属性是如何形成的呢?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一、山的形成与分类【导学与自主探究】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73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一)山地与陆地的关系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骨架。山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有关。(二)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互动讨论】请观察褶皱形成中岩层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几种类型?【总结分析】(一)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

5、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三、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一)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活动:(课件展示板块示意图)说出板块名称并填注在板块示意图中。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二)板块属性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三)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模拟板块运动的游戏游戏规则:1.以课室的中线为界,左边的同学为第一组,右边的同学为第二组,请各组各派两位代表。2.两组的代表各抓住泡沫板的两端。3.第一组的两位同学从泡沫板的两侧使

6、劲往外拉。4.第二组的两位同学从泡沫板的两侧使劲往内挤。讨论:1.将泡沫板从两侧向外拉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地壳板块水平运动有何联系?2.将泡沫板从两侧向内挤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地壳板块水平运动有何联系?(四)褶曲的判断方法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1)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为背斜、向下为向斜。(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3)从地貌景观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2.探索·褶皱地形──“地形倒置”的原因是什么?归纳课件展示: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7、。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五)褶皱的实践意义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中间为石油。2.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四、断块山(一)断层的形成当地壳运动产

8、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体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二)断层的基本形式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