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e的病理基础和发病率

vte的病理基础和发病率

ID:38578827

大小:7.89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6-15

vte的病理基础和发病率_第1页
vte的病理基础和发病率_第2页
vte的病理基础和发病率_第3页
vte的病理基础和发病率_第4页
vte的病理基础和发病率_第5页
资源描述:

《vte的病理基础和发病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曲乐丰qulefeng@163.com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血管外科DepartmentofVascularandEndovascularSurgery,ChangzhengHospital,affiliatedtotheSecon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第十二届骨科护理与技术新进展暨静脉血栓预防与护理专题研讨班2012年12月4日中国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医院VTE的病理基础、发病率及防治WeCareAboutLife血管外科临床诊治范畴静脉血栓形成(VTE)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继发性血

2、管腔内血栓形成主要累及四肢浅表静脉或下肢深静脉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部位小腿腓肠肌是DVT形成的最常见部位如无预防,发生率约30-60%腘静脉或股静脉发生率约10-20%静脉管径越大所形成的栓子也越大静脉血栓(VTE)发病率年发病率0.8/1000所有住院病人发病率为25%所有DVT病人中,有1/3会发生肺栓塞男女性别比率为1.2:1住院患者VTE发病率极高051015202530354034.9%26.1%9.4%VTEPE致死性PEVTE发病率(%)VTE=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PE=肺动脉栓塞首发症状性DVT的远期预后差累计发生率生存率

3、复发DVTPTS2年17.2%24.5%79.9%5年24.3%29.6%73.5%8年29.7%29.8%69.3%在528例连续的首次发生的、症状性、静脉造影确诊的DVT患者中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的随访研究,这些患者最初用注射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随后服用口服抗凝药物至少3个月。在第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评估,然后每6个月评估一次,直至第8年。1PrandoniP,etal.Haematologica.1997;82:423-28.PTS:血栓后综合征年首发症状性DVT后VTE的复发风险高在一所意大利大学血栓门诊进行的前瞻性的队列研究

4、,纳入355例1986年1月至1991年12月发生首次症状性DVT的患者2Prandonietal.AnnInternMed.1996;125:1-7.累积发生率(%)2009年11月比利时亚历山大亲王2006年北京大学医学教授熊卓为2009年8月韩国前总统金大中2009年2月波兰著名前奥运会女子链球冠军索科利莫维斯卡26岁2010年2月我国优秀的八一女蓝队员王凡25岁肺动脉栓塞(PE)——沉寂杀手静脉血栓形成(VTE)HirshandHoak.Circulation.1996;93:2212-2245.Turkstraetal.Th

5、rombHaemost.1997;78:489-496. Meignanetal.ArchInternMed.2000;160:159-164.远端DVT近端DVT无症状有症状肺栓塞无症状有症状7%70%致死性肺栓塞无症状病例占75%VTE病因管壁·受损血流·减缓血液·高凝血栓形成外伤缺氧炎症ZHO肿瘤制动术后产后中风肿瘤Virchow高龄肥胖高脂高糖吸烟脱水肿瘤药物病因VTE病理血栓分类:1.红血栓2.白血栓3.混合血栓红血栓白血栓混合血栓VTE危险因素身体活动减少合并创伤、手术和其他严重的疾病血栓栓塞病史、心输出量减少、肿瘤、心脏

6、病、肥胖、口服避孕药和妊娠、久座等凝血机制异常: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和蛋白S缺乏、血小板减少症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增加医源性上腔静脉留置插管、放置起博器VTE有关的临床因素年龄:促使静脉回流的肌肉泵作用缺乏以前有静脉血栓病史静脉功能不足,静脉曲张充血性心衰慢性呼吸衰竭肥胖年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系统的改变癌症手术制动失代偿的充血性心衰近期心肌梗塞中风合并瘫痪炎症感染脱水心肌梗塞肥厚性心肌病肾病综合征患者疾病血流淤滞DVT的危险性高凝状态血管内皮破坏手术感染肿瘤相关因素一般性患者风险因素肿瘤进展期晚期癌症风险更高的癌症类型:膀胱癌;脑瘤;

7、妇癌;肺癌;淋巴瘤;骨髓增殖性疾病;胰腺癌;胃癌;肾肿瘤;转移性肿瘤局部大面积淋巴结病变伴外部血管压迫家族性和/或获得性高凝状态(包括妊娠)内科合并症:感染、肾病、肺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动脉血栓栓塞症体力状态差高龄如果联合以下风险因素,门诊化疗高风险患者活动性癌症伴VTE高发率:胃癌、胰腺癌、肺癌、淋巴瘤、妇科癌症、膀胱癌和睾丸癌化疗前血小板计数>300×109/L化疗前WBC>10×109/L血红蛋白<10g/dL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体重指数35kg/m2或更高曾患VTE-----NCCN2011NCCN-2011治疗相关因

8、素治疗相关性风险因素大型手术中心静脉插管/静脉插管化疗,特别是使用:贝伐单抗沙利度胺/来那度胺加高剂量地塞米松外源性雌激素复合物激素替代治疗(HRT)避孕药他莫昔芬/雷洛昔芬己烯雌酚如果可调整的风险因素吸烟、烟草肥胖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