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74522
大小:14.1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童年》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的童年》教学设计江店孜镇中心学校李春林教学目标:1、掌握文学常识和生字词;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3、品味本文平淡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重难点: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2、品味本文平淡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基本过程:一、导入新课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有这样一句话: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白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读,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是写给季羡林先生的,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
2、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的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是有成就的一生,但有谁知道他风光背后的辛酸,他童年的苦涩和艰辛呢?一、作者简介季羡林,学者、翻译家、作家。山东临清人,字希逋、齐奘。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散文集有《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读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
3、精通于此语言的学者之一。二、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文学常识和生字词;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3、品味本文平淡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四、检查预习(字、词)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理清课文的主要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总写作者对童年的感受。第二部分(2-13)写我的童年。第一层(2-10)交代我的生活背景,回忆童年在家乡的生活。第二层(11-13)离开故乡,抒发思乡之情。2、围绕“我的童年”作者写了哪些人、哪些事?明确: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介绍我的启蒙老师;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交代我
4、离开故乡的原因。六、走进文本,合作探究1、作者开篇即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形容自己的童年。明确:作者的童年是精神和物质都饱受苦难的年代。在父母身边时,物质生活极其匮乏,吃的是红高粱面饼,连基本的生活物质盐都无钱购买,半个白面馒头就是作者眼中最好吃的东西,家里连带字的什么纸条子也没见过,在济南叔父家,我的精神生活并不如意,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几次梦里哭醒。所以作者回忆起童年生活,眼前没有喜气洋洋的红色,也没有生机勃勃的绿色,只是一片无奈悲凉的灰黄。2、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结构全篇,有什么好处?明确:每个
5、小标题都是对该部分内容的概括性总结,让读者一目了然,不仅明白该部分的主要内容,还可以了解文章由哪几部分组成。另外,小标题可以减少一些过渡性文字的铺张,从而突出重点。3、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什么特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明确:作者的童年可以说是苦难的童年。作者出身的家庭极度贫穷,一年到头只能啃红高粱面饼子就苦咸菜,偶尔吃一回白面馒头,就如同吃龙肝凤髓一般;为吃一块白面饼子,竟被赶到水坑中。作者在六岁时便不得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疑也是极为残酷的事情。这些都是作者童年苦难生活的表现。七、品析语句品味下列句子,注意划横线词语,思考其中蕴含着
6、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1、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生受用不尽。明确:作者认为童年的“芝麻绿豆般的小事”能给人无限启迪,使人明白人生的道理,明白如何做人。当然“受用不尽”。2、我每次想到这样一个光着屁股游玩的小伙伴竟成为这样一个“英雄”,就颇有骄傲之意。“竟”字有出乎意料之意,表达出作者对自己的伙伴成为“英雄”感到意外,也有作者感叹世事难料的意味。这里的“骄傲”有特定的含义,局限于当时的时代,在作者看来,“哑巴小”的所作所为给自己灰黄色的童年增添了一点儿传奇色彩。3、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宁愿”一词,表
7、明了作者对故乡以及亲人强烈的思念之情。八、课外拓展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悟?九、板书设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