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语文初二答案21

世纪金榜语文初二答案21

ID:38566495

大小:2.98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6-15

世纪金榜语文初二答案21_第1页
世纪金榜语文初二答案21_第2页
世纪金榜语文初二答案21_第3页
世纪金榜语文初二答案21_第4页
世纪金榜语文初二答案2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纪金榜语文初二答案2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作者链接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2.背景回望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真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于是便创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3.结构巧解7.

2、个性思考渔人“辞去”时,桃花源中人为什么要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提示】解答本题要从桃花源中人幸福祥和的生活入手,外界战争连连,桃花源中只有和平,他们肯定不愿被打扰;另外,不愿为外人知晓也为再寻桃源不得设伏笔。【解答】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同时也为渔人再寻“不复得路”设下伏笔。一、积累运用——试一试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渔人甚异之()(2)欲穷其林()(3)便要还家()(4)便扶向路()(5)欣然规往()(6)后遂无问津者()答案:(1)对……感到诧异(2)尽(3)通“邀”,邀请(4

3、)沿、顺着(5)打算(6)渡口﹒﹒﹒﹒﹒﹒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解析】选D。D项正确停顿应为:后遂无/问津者。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

4、落之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2)(桃花源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4.按照要求填空。(1)本文作者是著名诗人_____,名_____,字______,生活在战乱频繁的______(朝代)。文章虚构了一个_____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2)后人把《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这个成语是:_________

5、____,还有一些成语也出自本文,请再写出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陶渊明潜元亮东晋安乐宁静,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2)世外桃源落英缤纷无人问津豁然开朗怡然自乐(写出四个即可)二、精彩段落——品一品阅读全文,完成5~8题。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见渔人,乃大惊乃:_____________(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_____________(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_____________(4)处处志之志:__

6、___________答案:(1)竟然(2)详细,详尽(3)邀请(4)做标记﹒﹒﹒﹒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2)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

7、的地方。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想一想桃源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叹惋他们与世隔绝时间长,外界变化大;叹惋桃花源外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们生活痛苦。8.桃花源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境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美好世界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乙】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