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语文初二答案24

世纪金榜语文初二答案24

ID:37833916

大小:2.60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6-01

世纪金榜语文初二答案24_第1页
世纪金榜语文初二答案24_第2页
世纪金榜语文初二答案24_第3页
世纪金榜语文初二答案24_第4页
世纪金榜语文初二答案24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纪金榜语文初二答案2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作家作品《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2.背景回望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社会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中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局面,所以有这番言论。3.课文先知《大道之行也》表达的是孔子在战乱非常多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有一个太平盛世的局面出现。他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但在当时的战乱时期那个

2、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5.个性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和“大同”?【解答】“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一、积累运用——试一试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女有归()(2)谋闭而不兴()(3)盗窃乱贼而不作()(4)故外户而不闭()答案:(1)女子出嫁(2)发生(3)兴起(4)用门闩插门﹒﹒﹒﹒2.翻译下列句子。(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

3、而不作。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男有分,女有归。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3)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4)男子

4、有职务,女子有归宿。3.《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鳏寡孤独夜不闭户4.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总领全文的句子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道”的内涵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二、精彩段落——品一品(2009·铜仁中考)

5、阅读《大道之行也》,回答5~8题。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选贤与能(jǔ)B.矜、寡、孤、独、废疾者(ɡuān)C.男有分,女有归(fēn)D.是故谋闭而不兴(xīnɡ)【解析】选C。“分”应读fèn。﹒﹒﹒﹒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培养)C.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家一样)【解析】选D。“大同”应指“理想社会”。﹒﹒﹒﹒﹒﹒﹒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译文: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因此人们不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不仅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2)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8.“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7、1)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9.下列加点的字与“大道之行也”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重法以禁之B.上哂之C.民之所以为盗者D.自是数年之后【解析】选C。两个“之”都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10.翻译下列句子。(1)或请重法以禁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去奢省费,轻徭薄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2)

8、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