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62732
大小:17.9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5
《江倩-教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八年级江倩教学时间:2017.3.20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学情分析:学生小学学过平行四边形,有了这个基础再加上学生上学期学习过的四边形的概念与性质以及三角形和平移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课既是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续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坚实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定义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平行四边形描述、观察世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情感与态度:在进行性质探索的活动过程中
2、,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教学难点:如何添加辅助线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教具与资源:多媒体PPT、新疆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教学方法:小组交流合作前置性作业: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先学研究姓名:一、找出生活当中你见过的平行四边形。(以图片或照片的形式)二、先学研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1-43页,思考下列问题)1、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并猜想:它的边与边之间、角与角之间有何关系并写出来。2、用你的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想。3、尝试着证明其中一个猜想(提示:画图、写已知、求证并证明)三、你还
3、有哪些疑惑?四、好题分享。(可写在背面)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知识回顾:课前三分钟(大屏幕投影):师:平行四边形我们小学就接触过,大家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再次系统的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首先有请我们的主持人上台(生掌声欢迎主持人上台)。主持人:课前我搜集了大家找的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A同学找的学校伸缩门上的平行四边形。B同学找的交通指示牌上的平行四边形。C同学找的鞋架上的平行四边形。D同学找的中国结上的平行四边形。看了这么多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微课。微课放映。AB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4、叫平行四边形。表示成:ABCDCD新课讲授:师: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那么它的符号语言是怎么样的呢?师生共同得出:∵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师:通过先学谁来告诉我你对平行四边形在“边”、“角”、“对角线”这些方面有哪些猜想?生: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生: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生: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1-43页,思考下列问题)1、用你的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想。2、尝试着证明其中一个猜想(提示:画图、写已知、求证并证明)二、小组交流:生:由我们小组来汇报:我是通过测量发现的:有AB=CDAC=BD∠A=
5、∠C∠B=∠D生:还需要理论证明。如下: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求证:AB=CDAC=BD∠A=∠C∠ADC=∠ABC证明:连结BD∵AB∥CD,AD∥B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1=∠2,∠3=∠4在△ABD和△CDB中∠1=∠2,BD=DB,∠3=∠4又∵∠1=∠2,∠3=∠4∴∠1+∠4=∠2+∠3即∠ADC=∠ABC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有人要与我们小组交流补充的吗?三、全班汇报生:我要补充:还可以用老师前面讲过的圆规截取来发现性质。生:证明两组对角相等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不用证明三角形全等。如:∵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
6、AB//CDAD//BC∴∠A+∠B=180°∠A+∠D=180°∴∠B=∠DBC同理可证:∠A=∠C师:非常好,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得出了结论,所以大家要多思考。师生共同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四、巩固练习321、如图:在ABCD中,根据已知你能得到哪些结论?为什么?56°DUDU30ADBC小结:平行四边形中知道其中一角可求出另外三个角的度数。F2、在ABCD中,E、F分别是边BC和AD上的点,且BE=DF,求证:AE=CF.E好题分享:1、在ABCD中,∠A与∠B的差是40°,求出各个内角的度
7、数。2、(白青灵和王玉章都出此题)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角平分线分对边为3和4两部分,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五、课堂小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布置作业同步练习册第17-18页。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定义2、性质.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经过观察、探究、猜想、证明。最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从此过程中发现学生通过操作得出结论心中自信心大增,激发了学习兴趣,证明过程不算太难,学生们尽自己的最大的可能去尝试去证明,说明孩子们愿意去学习。进步很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