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 2 . 1 矩形

18 . 2 . 1 矩形

ID:38559508

大小:37.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4

18 . 2 . 1 矩形_第1页
18 . 2 . 1 矩形_第2页
18 . 2 . 1 矩形_第3页
18 . 2 . 1 矩形_第4页
18 . 2 . 1 矩形_第5页
资源描述:

《18 . 2 . 1 矩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1.掌握矩形的概念与有关性质,并会利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与计算.2.经历探索矩形有关性质的过程,在直观操作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合理推理能力,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3.在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探索、运用矩形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特殊与一般关系,渗透集合的思想,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矩形的性质.教学难点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板书设计18.2.1矩形一、定义二、性质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问题1: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问题2:我们都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也具有稳定性吗?问题3:如下页图,在推动平

2、行四边形的过程中,什么发生变化了?什么没变?问题4:在上述变化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一种熟悉的、更特殊的图形?生活中有很多具有矩形形象的物品,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通过提出问题,对学生的认知前提进行诊断,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边、角、对角线三方面有条理地阐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为后续研究矩形的性质做好铺垫.充分展现变化过程,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种特例,同时,又使学生能正确地总结出矩形的定义.另外,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矩形的几何图形,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一、定义矩形,探索性质问题l:你能定

3、义矩形吗?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定义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问题2:如图(l),如果在图中再画一个圈表示矩形,这个圈应画在哪里?问题3:矩形具有哪些性质?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l)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吗?为什么?(2)矩形在边、角、对角线上有哪些特殊的性质?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学生独立思考,提出猜想,经小组讨论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证明猜想,得到矩形的性质:(1)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所有的性质;(2)矩形特有的性质:①矩形的吗个角都是直角;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问题4:在矩形中你发现还有哪些基本图形?问题5:上节我们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4、和性质研究了三角形的中线,下面我们用矩形的性质研究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观察右图中Rt△ABC,在Rt△ABC中,BO是斜边AC上的中线,BO与AC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矩形的性质进行研究,可以得到直角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通过问题1、问题2,明确矩形定义,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渗透集合的思想.同时明确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对学生深入认识矩形,以及后续研究菱形、正方形等特殊四边形有很重要的作用.对矩形性质的探究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再通过交流和引导,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5、推理能力.同时,利用小组的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并学会表达、倾听,从交流中获益.通过问题4,引导学生反思知识间的联系,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为接下来探索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做好铺垫,也为今后综合应用解决问题打好基础.三、初步应用,巩固性质例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60,AB=4,求矩形对角线的长.教师引导学生审题,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教师组织学生回答并规范解题过程.练习: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点B落在点E,EC与AD相交于点F.(1)求证:△FAC是等腰三角形;(2)若

6、AB=4,BC=6,求△FAC的周长和面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实物投影展示(或板演)学生的解题过程.例题的难度不大,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解法,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深对性质定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能力、推理能力.通过例题和反馈练习,初步应用矩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将知识向能力转化.同训练学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能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四、归纳小结问题1:什么样的图形叫做矩形?矩形有哪些性质?问题2:矩形中有哪些基本图形?学生根据问题反思学习的过程,教师适时指导、完善:(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7、.(2)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所有的性质;矩形特有的性质是: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对角线相等。(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矩形的一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对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因此,有关矩形的问题往往可化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通过反思,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掌握矩形的性质,明确矩形与,州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体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五、布置作业1.教材练习第1、2题.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对角线BD比AD

8、长4.求:①AD的长;②点A到BD的距离AE的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