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教案设计

黔之驴教案设计

ID:38531456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4

黔之驴教案设计_第1页
黔之驴教案设计_第2页
黔之驴教案设计_第3页
黔之驴教案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黔之驴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黔之驴》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文选自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是一篇古代寓言,文字简练,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作者运用细致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给学生展示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画卷,同时也让人得到了不同的人生感悟。教学思路:根据七年级学生心理感悟能力较差、文化氛围不浓、阅读量少的情况,联系本文的特点,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了解相关文学常识;指导学习1熟悉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再读课文翻译全文,理解课文大意;三入课文,根据所学内容来解析课文,这块难度较大要多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看法最后领悟文章的寓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目标;1.流利地

2、朗读文章2.了解文章的大意,口译全文3.掌握文中虎、驴心理和动作的描写,理解深刻寓意。教学重点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翻译文言文。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深刻寓意教学流程:一、导入:介绍相关文学常识1.了解“寓言”文学体裁,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用比喻性的故事寄托一些道理,具有短小精悍,讽喻性,劝诫性等特点。。2.作家作品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属山西省)人,世称柳河东。因贬官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和韩愈合称为“韩柳”,被誉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作品多为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残暴凶残

3、,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是其《三戒》之一。《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则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古称“三戒”。二、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目的1.流利地朗读文章2.了解文章的大意,口译全文3.掌握文中虎、驴心理和动作的描写,理解深刻寓意。三、学习指导1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明确要求:读准字音,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词语,先和同桌或前后交流,扫清字词障碍(5分钟后指名读课文)2.指名读,检查自学情况,注意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集体纠正字音3.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字音,节奏,感情。

4、四、学习指导21、再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翻译全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先与同桌交流或前后讨论,把不能解决的写下来(要求10分钟时间)2、学生说出不理解的语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提示重要字词翻译:(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载”:用船载。(2)以:连词,相当于而。(3)“放之山下,虎见之:两“之”是代词,指驴。(4)庞然大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5)“他日”:有一天(6)“甚恐”“甚”:很(7)“益习其声”“益”:更加(8)“终不敢搏”“终”:始终(9)“稍近”:渐渐靠近(10)“蹄之”“蹄”:名词用作动词,用脚踢。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以下任务1.找出文中表明虎的

5、心理和动作的词语。(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2.课文描写虎的动作的词语刻画了虎的什么样心态?(说出自己的看法即可)3.驴之技到底有哪些?明确:一“鸣”一“蹄”4.你觉得作者是如何看待驴和虎的呢?出示文章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板书设计黔之驴(寓言)柳宗元 驴 虎  庞然大物 ———  以为神     畏驴一鸣  ——— 大骇远遁   ↓一蹄 ——— 技止此耳  食驴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指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间的合作意识以及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相应内容的任务意识,这不仅

6、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能力。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答案不要求标准,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行,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本教案可能一节课不能完成,教者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取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