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该怎么讲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该怎么讲

ID:38479370

大小:45.28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该怎么讲_第1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该怎么讲_第2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该怎么讲_第3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该怎么讲_第4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该怎么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该怎么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想这样讲“七八年级的古诗”前情提要:之前我们学过的内容大致有二a.如何构思并创作写景的散文b.如何在写人记事的散文中穿插景物描写。景物和情感的关系并不只是体现在散文、小说和戏剧这三种现当代文学常用的样式中的。古代诗歌中,作者运用情景关系来表现自己的情志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我们来看例子。古代诗歌四首。其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歌是曹操北征乌丸得胜后归途中所写的诗歌,抒发的自然是他一统天下的雄心。让我们来看看曹

2、操用哪些景物来烘托他的情感。碣石、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百草丰茂、秋风、洪波涌起、日月、星汉。这些意向多具备“数量大”“体积大”“规模大”的特点,这样的景物特点我们用“壮”这个形容词来表示。那么本诗无疑是以“壮景”衬“壮情”。结论a:文学作品中的情景关系可以是正面烘托。此时景物的特点与人物的心境应该是一致的。例如同一课中所选白居易的作品《钱塘湖春行》,以钱塘湖的“乐景”,正面烘托了主人公游湖的“乐情”。《天净沙·秋思》则是典型的以“悲景”写“悲情”。其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3、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看这首古诗中的意象:青山、绿水、江潮平静开阔、风正、船行。都是积极正面的意象,所以本诗的情感也是积极正面的,对吗?不对。首联即写“客路”,点出主人公背井离乡,后文写乘船之事,新年之时,乡书之文,最后又以归雁自喻,都在写浓浓的思乡之情。那作者为什么用这些看起来是矛盾的意象呢?反衬。万种风情都在对比中产生,此刻眼前的美景,并不能让人心中愉悦,反而使诗人心中的灰色更加显眼了。结论b:因此,为了表达某种情感,利用景物进行的衬托,也可以是从反面来进行的。在阅读诗歌的时候,不能只注意特征显著的意象,应该综合不同的

4、意象综合进行判断,同时着重关注包括标题、注释、卒章显志的诗歌末句等提示要素。前情提要:之前我们学过的内容大致有二a.文学作品中的情景关系可以是正面烘托。此时景物的特点与人物的心境应该是一致的;b.为了表达某种情感,利用景物进行的衬托,也可以是从反面来进行的。使用景物来抒情,是诗歌中非常常见的方法,不同的景物能表达不同的情感,而情感的种类应该不止是悲喜这么简单。思乡可以是悲,怀人也可以是悲,归家是喜,迎春也可以是喜,形形色色的内容,构成古代诗歌丰富的题材。今天我们要见到的就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山水田园诗。山水诗第一次出现在初中课本上应该

5、就是前文提到过的白居易作品《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首诗的着眼点其实在标题里那个“行”字,“钱塘湖”是“行”的地点,“春”是“行”的时间,而钱塘湖春行的所见所思,自然就是本诗的主要内容。这里有一点需要提醒我们注意。诗歌的内容不等于诗歌的情感,内容很多时候只是用以承载情感的媒介。诗人于春天行游风光冠绝天下的西湖,得见的自然是无限美好的春光。他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看不够——来抒情,可见他游湖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诗人欣赏

6、山水有两个特征:其一就是景物作为作者情绪的投射,一次景物的特征和人的情感是相映的;其二是景物的特点感染了作者,改变了作者的心情,这和诗人的际遇是分不开的。关于情景的映衬关系,前文已经进行了比较完备的讲解,这里不展开。在大多数情况下,山水诗写美丽的山水风光,意在表达主人公得见美好山水的愉悦之情,或作者隐逸于山水之间的闲适、旷达之情。文学的准备期和勃发期人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是不断进步的。古往今来,人们生活的内容其实没有发生过本质上的变化,然而形式上的变化从未停止过。新的形式从产生到被运用自如需要一个过程,生活是如此,文学也是如此。一种新的文

7、学形式被创造出来时,人们的创作看起来难免不够成熟,这很正常,如新文化运动中郭沫若先生的现代诗歌,被普遍认为是开创了白话诗的新纪元,但他的作品和后世很多优秀诗人的诗作相比,文学性确实弱了太多。这样的作品,其文学史意义肯定是大于它们的文学意义。新文化运动成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准备期,此外,中国文学史上的另外两个高峰(勃发期),两汉和唐宋,也各有先秦和魏晋作为其准备期。以山水田园诗的源流为例。这个题材的开山鼻祖,无疑是魏晋时期的陶渊明,来看他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

8、愿无违。看诗歌的内容,写的是诗人在田间生活,劳动的场景,劳动的成果是不理想的,劳动的过程是艰辛的。但作者很开心,他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承前文所述,他应该是喜欢这种生活的,因此他的情感映照在他所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