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陋室铭》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陋室铭》

ID:38469676

大小:2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13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陋室铭》_第1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陋室铭》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陋室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短文两篇陋室铭》课型:精读课    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2、了解“铭”的特点,掌握相关的文言词汇。3、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问题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程序:一、故事导入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判官,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

2、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

3、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这种文体现代还用吗?——座右铭。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在朗读合作中实现“字音准确,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的目标。⑴自由大声朗读。⑵同位互相听读。⑶同学朗读展示,听后师生评点。⑷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储备和文下注释,粗通课文大意。⑴对照注释,默读全文,疏通文意。⑵交流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点评正误。注意以下词句的解释。)①馨xīn:散布得很远的香气.②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乱:使……混乱。乱耳:扰乱

4、听觉。③劳:使……劳累。④庐:简陋的房屋。⑤何陋之有?“有何陋”的倒装。之:宾语前置的标志。⑶齐读课文,读出节奏和语调。四、三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怀。默读课文,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体验中再造陋室形象,理解作者情趣。⑴作者说“斯是陋室”,“陋”在何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自然环境(景致少、来客少)。“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往来客人(来客少,古时读书人少,“鸿儒”更少)。“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主人情趣(陈设少、作为少)。⑵“陋室”真的“陋”吗?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而不陋,关键在人。“苔

5、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清幽。“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情趣脱俗。“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用古代名贤类比。“何陋之有”——以圣贤之语自勉,呼应开头。②明明是陋室,作者为何觉得“不陋”?交流对作者的了解,体会作者的难言寂寞。作者是唐代一位性格倔强的诗人。他求异心理很强,如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但遭到保守派的排挤,被贬官降职十年。好不容易被召回京城,又因《玄都观桃花》和《再游玄都观》诗作先后两

6、度被贬。刘禹锡写此文时,正被贬为和州刺史,其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朝廷任人惟亲。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无可奈何。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一方面向朝中当权者显示自己并未因遭贬而郁郁寡欢,相反却过得安逸潇洒;另一方面表达自己身居陋室不改初衷,屡遭磨难而坚守节操的信念。⑶齐读课文,假想自己就是刘禹锡,读出作者的心态和感情。五、四读课文,体会“铭”这种文体句式整齐、押韵,节奏感强,具有音乐美的特点。⑴读注释①,了解“铭”的含义。(文字→文体。押韵)⑵找出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⑶齐读课文

7、,读出韵味和美感。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六、小结。七、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课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