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68621
大小:31.1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13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说课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陋室铭》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陋室铭》,包括:说课标、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课后反思八个部分。希望各位老师给以点评。21教育网一、说课标《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二、说教材《陋室铭》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十六课,是一篇文言文,本文作者自述其志,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一种高洁傲岸
2、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短小精美、对偶工整、韵味如歌,读来脍炙人口。因篇幅短小,一课时学习完毕。三、说学情10学生经过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朗读训练,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但在把握古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和理解古文主旨的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背景,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并背诵全文。(重点)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难点)四、说教法
3、和学法教法: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课我主要采用情境导入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还引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法: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和勾画圈点读书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五、说教学过程(多媒体应用)环节一:1、情境导入:出示陋室图,了解作者、背景,理解题目2、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0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和州刺史,按王朝规定,他应
4、住衙门内三间三厅之房。但是,和州县的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认为刘禹锡是被贬之人,半年光景,刘禹锡的“家”被折腾了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他在愤激之中,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解题: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常见的铭有:座右铭、墓志铭。陋室铭:即给陋室作的铭。设计意图: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学习内容产生的浓厚的兴趣。出示陋室图,让学生将图中的居室与自己的居室相对比,说说对其居室的看法,那么
5、身居陋室的人是如何认识的呢?由此引出课题《陋室铭》以及作者简介,背景了解,理解题目,把握目标。环节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韵味。1、预习检测:看谁读得好102、听读课文,展示生字读音,和课文节奏。3、学生齐读读准字音、节奏、感情、韵味ing名灵馨青丁经形亭设计理念:“教学千法读为本”,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诵读。“朗读是解读文言文的金钥匙”,读本课要明白四个要求:一是读得准确;二是读出节奏;三是读出感情;四是读出韵味。采用了个读,听读,齐读的形式生字注音德馨xīn鸿儒hóngrú苔痕tái案牍dú节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环节三:翻译课文,疏通文意1、采用两人小组讨论翻译的形式,要求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一人读一人翻译,互相帮助指正,教师适时指导。2、10两人一小组展示,师生共同订正,解决疑难问题,展示本文译文,学生自由阅读。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疏通文意,掌握重要的文言词句,养成随时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
7、水不在于深,有了蛟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要我有美好的品德(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的痕迹蔓延上台阶,野草的颜色映入帷帘显得青葱。(在这里)谈笑的,有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无知的平民。可以弹弹朴素的古琴,看看佛经。没有奏乐的闹声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文件来劳累(我的)身体。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屋,西蜀有杨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环节四:合作探究,理清思路1、文章是如何引出陋室的?明确:以山水设喻起兴,引出陋室2、文章题目是“陋室铭”,文章结尾又写到“何陋之有?”,那这个陋室到底是陋还是不陋?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提示:思维角度:主人、
8、环境、客人、生活。)明确:不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