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16882
大小: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2
《字母能表示什么打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字母能表示什么》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字母能表示什么》,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一)课题和具体位置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课题是《字母能表示什么》,具体位置在教材102页至104页(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的内容是以学生的小学算术知识为基础。是代数式内容学习的第一课时,从这一节课开始,将把学生从数的领域引入代数式的世界,实现了数到式的飞跃,标志着整个代数数学就此拉开序幕。学生首次从研究的角度感受从具体到抽象,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此也出现了转
2、折;当然,本课内容的学习为今后学习方程、不等式及函数等等知识打下基础,因此在整个代数学习中起到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三)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用符号表示数的经验,好奇心强,对新问题充满了探求的欲望。他们乐意动手操作,有很强的好胜心和表现欲。但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不深,他们的思维模式仍处于单纯的算术思维阶段,因此教师应精心创设丰富的现实情景,强化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认识与理解(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体会字母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2.会利用字母表示某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和数学规律。2、技能目标经历观察、分析、探索、
3、归纳、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动手、动脑实践,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造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鼓励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努力争取成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三)教材重点、难点1、整节课都是围绕着字母能表示什么进行的,因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公式。2、这节课是学生首次从研究的角度感受从具体到抽象,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此也出现了转折,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由特例归纳一般规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的过程。二、说教法、学法(一)教法1.把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情境之中,通过丰
4、富的情景、借助已有的经验感受领悟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通过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一次次经历由特殊到一般,进而用字母表示数学关系和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3.根据“观察—猜想—操作”的思维过程,对难点进行层层铺垫,使学生亲自经历新知的产生过程,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体验自我奋斗后成功的喜悦。(二)学法在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同时借助实物、多媒体进行演示,;主动探索,发现规律;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新热情,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5、三、教学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为能更多地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为以下五个环节:创设情景,揭示课题——交流讨论,探索新知——应用新知,体验成功——小测反馈——小结巩固,下面我对各个环节的内容做一下具体说明: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情境1.图标欣赏多媒体呈现现实生活中的常见图标:停车牌、奥运会标、禁止抽烟的图标、天气预报的天气状况标示、道路信息的各种各样的符号、肯德基、麦当劳的商标牌……然后让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些图标?再联想生活中还有那些具有某种意义的符号或图标设
6、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常用图标或符号表示某种意义,从而使学生感受符号的简洁性、优越性。学生的联想和抢答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情境(二)失物招领启示小明今天上午在校园内捡到一个钱包,钱包内有人民币若干元,请失主到政教处认领。问:这里为什么要用若干元,而不写清具体的数目,可不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如果可以,那么这个字母将表示什么意义?(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很容易回答出问题,这样很自然地引出字母表示数.导入新课并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的小事来激发学生,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第二个环节是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根
7、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基础,有浅入深,设计了三个探究问题,以学案的形式发放给学生。探究问题一:老师的年龄比小明大25岁,你能根据小明的年龄写出老师的年龄吗? 小明的年龄老师的年龄 1212+2566+25 1515+25 2323+25 ┇┇ a a +25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现实情景经历从特殊的数到一般的字母的过渡,理解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简明、概括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和数量关系;形成初
8、步的符号感。探究问题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