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成功的导入的技巧

浅议成功的导入的技巧

ID:38340540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0

浅议成功的导入的技巧_第1页
浅议成功的导入的技巧_第2页
浅议成功的导入的技巧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议成功的导入的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议成功的导入的技巧雕庄中学蒋钦庆2006.5一个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氛围,使之成为新课教学的一个良好开端。尽管导入在课时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独特的作用。我们语文教师如能掌握导入的一定技巧,就可在设计导入语时游刃有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将选择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六个导语作为案例试对设计对语文课导入的技巧作一简要阐述。我认为导入的技巧关键是找准切入点。一堂语文课要取得成功,应在导入阶段就制造“兴奋点”,诱发学生产生

2、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情感,使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入到教师为之营造的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来。教材中那些文质俱佳的诗文作品,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一个恰如其分的导入,就好似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沟通了彼此的心灵。我们在设计导入语时,须充分虑及课文的类型和特点,同时顾及学生的年龄和心理,从而从教材与学生两方面入手,找准切入点,力求导出重点、导出情趣、导出新意来。1.从课文内容切入。课文的内容是学生阅读的主体,导入语倘若从课文的内容切入,便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课文的情境。此类导语多

3、用于第二课时对重点段落的分析。例[1]我在上朱自清名篇《春》的第二课时时,就安排了如下的导入语:“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粗略地知道了《春》主要是通过盼春、春景、迎春、赞春这条线索,写出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的。这节课,我们主要领会作者是怎样用细腻的笔触来写出春草的多软、春花的香艳、春风的柔和及春雨的细密的。”这段话直接切入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能引导学生目的明确地进入教材去寻幽探胜。23.从课文背景切入。由于生活时代、生活环境的不同,学生在阅读古代作品、外国作品或某些现当代作品时,会感到难以理解,如果教师

4、能补充些背景资料,就可缩短作品与学生的距离。例[2]我在讲授白居易的诗歌《观刈麦》时就从作品的背景切入“唐中期安史之乱,国家极不稳定,外忧内患,农民赋税沉重,辛勤一年所得的绝大部分都要充做税收,所以有更甚者卖田充税,最终自己落得拾穗充饥”通过社会背景的介绍,架设起时空桥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彼时的社会、历史情况,以便让学生进入作品所展现的世界,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3.从课文主旨切入。课文的主旨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也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导入语倘若揭示了课文的主旨,就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深刻的内涵。例

5、[3]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时,有的教师就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很熟悉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诗中,孟郊描写了慈母对游子的爱抚之情,也抒发了游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真是母子情深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俗话说,父子之情大如天。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来表达浓浓的父子情的。……”这样的导入语,以一首耳熟能详的诗,一番深情动人的话,又由母子情联系到了父子情,便在新课教学伊始,自然地揭示了课文的主旨,让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还

6、激发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这篇课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从人物形象切入。人物形象是倾注了作者创作心血的,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往往也最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所以在讲授小说或写人的记叙文时,由人物形象导入课文,每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4]在教《一面》这篇课文时,我曾选用了几个短语——理着平头,留着胡须,叼着烟斗,穿着长衫,清瘦却又显得十分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借以勾勒出鲁迅先生极富个性的形象,使同学们一下子就了解了课文要刻画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精神风貌,为全文教学开了个好头。.5.从复习旧课切入。俗话说

7、,温故而知新。讲授新课倘若能从复习旧课入手,以故带新,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则能使学生激发学习的诱因。设计这类导入语,一般多用于知识短文的学习以及相关课文的教学。3例[5]我在教授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就先和学生一起回顾了鲁迅的另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社戏》,通过同是回忆性文章的交接,以及是否两者表达出不同主题的疑问,过渡到新课文的学习。这样的导入,以旧启新,以新促旧,又能使学生领会知识的融汇贯通。此外,还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切入,从文章的开头切入,从文章的结尾切入,从文学常识切入,从引发兴趣切

8、入,从激发疑问切入,等等。例[6]我在讲授《端午日》的时候的导入先激发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在学生回答之后,给出短诗引出标题——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引导学生明确《端午日》的有关风俗和习惯,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他们更深层的学习兴趣。以上我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导入进行归类分析,我发现好的导入找准切入点是关键,另外我觉得还有值得指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