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37311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0
《初中生数学符号语言及符号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生数学符号语言及符号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作者:袁悦(初中数学 广西灵山县初中数学一班) 评论数/浏览数:7/75 发表日期:2011-11-0220:42:29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语言表现为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像语言,它们都是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我现在上的是初一,觉得数学语言的特性与学生现有的数学学习思维之间存在一些矛盾。在数学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生学生解题困难的现象,学生虽然能够熟记数学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但是不能应用它们成功解题。事实上,这里面有一个如何实现把用自然语言描述的数学概念、公理、定理等规则与用符号、公式、图像、
2、图形等数学语言相互转换的问题,即数学教学中两种语言的转换。加强数学符号语言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各种数学语言的转化,还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语言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1、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是要使学生懂得符号的意义、会运用符号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本身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例如代数式6p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可以解释为:如果p表示正六边形的边长,6p可以表示正六边形的周长;如果p表示一本书的价格,6p可以表示6本书的价格;数学建模的思想,事实上,我们所熟悉的方程和函数都是某
3、种问题的数学模型。2、强化数学语言的转换,提高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数学语言是科学语言,它的符号与图形都是用来表示数量与空间形式及其关系的,是认识量与空间形式及其关系的有力工具。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的发展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如数的发展产生了复数语言,而复数语言的发展又产生了复变函数论这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数学学科。每个数学问题都是由一些特定的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像语言所组成,那么掌握三种数学语言之间的正确转换,既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更是数学学习的基本技能。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可以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品格,它的抽象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它的简练和符号化特点可以帮助学生
4、更好地概括事物的规律,也有利于思维。用文字语言表述的数学问题,可以通过线段、图形、图像、表格、网络等手段直观的“重现原题”,再运用符号语言把自己的思维结果陈述出来,这样可以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提高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语言间的转换与互译,应注意把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因为,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虽然教科书中给出了很多实例,但是文字叙述如何转化为数学符号或图形,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大难题。如在教科书七年级(上)中,首先接触到的是互为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师可在学了有理数大小比较后,有意识地
5、给出:“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个正数或零”相当于“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个非负数”即:“
6、a
7、≥0”,完成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化,这为学生以后求值、解方程等带来方便。又如:“a、b互为相反数”的意思是:“a+b=0”。 总之,教师要有意的逐步训练学生准确地进行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像语言的转换和互译,并使之熟练掌握语言转换的方法,形成积极的转换思维方式。学生顺利完成语言转换的同时,也解决了数学问题。由此可见,学生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力可以促进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改善,这些能力和品质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培养。3、运用各种转换原则,提高学生思维的客观性
8、 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分析和解决量与空间形式方面的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数学创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对数学问题表述不清、认识模糊,这一问题较为严重地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熟练运用各种转换原则,提高学生思维的客观性。 (1)“先读先写,先读先算” 训练学生把用文字语言表述的简单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并能用语言表述代数式中的数量关系,必须先掌握好“和、差、积、商、幂、大、小、多、少、倍、分”等词的运算的意义,然后采用“先读先写,先读先算”的原则列式,“先算先读”的办法表述。如:下列语句非常容易混
9、淆,需仔细比较,加以区分。甲、乙两数和的平方 (a+b)2甲、乙两数的平方和 a2+b2甲数与乙数的平方的和 a+ b2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数学知识的重要应用,利用这种办法,分解难度,学生可以比较客观的理解问题,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A、B两地相距30千米,甲、乙两人同时从A步行到B,已知甲比乙每小时多走2千米,结果甲比乙早到30分钟,求甲、乙的速度。解:设乙每小时走x千米,则甲每小时走(x+2)千米。(2)“三维一体,图形先行”原则 对初中学生来说,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