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分析综合阅读

文言文分析综合阅读

ID:38309381

大小:345.3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09

文言文分析综合阅读_第1页
文言文分析综合阅读_第2页
文言文分析综合阅读_第3页
文言文分析综合阅读_第4页
文言文分析综合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分析综合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综合阅读甘肃省临洮中学黄伟考点精讲一、筛选文中的信息1.整体阅读,把握基本信息阅读要有全局观念,明确语段的主要内容和层次。记叙性的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前因后果,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不同事件的各自情况,不同人物的言行、观点等;议论性的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读懂,可运用“跳读”法,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分清所给信息材料的类属,分析事件的起因和结果。(1)史传文章的信息要素①文章写了哪些人和事?②全文的中心人物是谁?③中心人物和其他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④中心人物做了哪些事情?⑤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

2、样的?⑥人物道德、性格、情感怎样?⑦代表人物观点的话是哪几句?⑧作者在叙述人物、事件时用了哪些褒义词或假托文中哪个人物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⑨试题中要求翻译的这几句话大都代表作者或人物的观点、态度,其内容关键在哪里?(2)议论文章的信息要素①文章是针对什么事情进行议论的?②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③文章用了哪些论据?④哪些语句直接表明作者的观点?⑤哪些语句分析事件的起因和结果?⑥文章怎样表现因果关系?是一因一果,还是数因一果,亦或是层递因果?2.重点突破,逐项排除做题时,一般是依次对所给信息逐条辨析,但对无把握的信息可以先放下,在所给的几条信息中,一定有干扰最小的

3、错误项,先以此为突破口切入选项,一般能排除一两项,然后比照剩余选项,对不同点作重点辨析,这样可以减少纠缠,提高时效,保证准确度。要把所选语料放回原文中,看看其前后联系,对语料的细节问题进行再确认。特别是对于有关人物的语言,更应如此。可采用的直接方法有:(1)对应:找出语料与文章内容的对应点,与文中相关语句、材料对比,在对比中进行确定。(2)排除:首先找出明显不符合题旨要求的语料,然后即可排除包括此语料的选项,这样可以缩小范围。(3)比较:可对有关选项进行比较,找出其不同之处,以此确定有分歧的语料;可对有一定难度的相关语料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选出更加符合题旨要求的一个

4、。3.判断正误,选准答案命题者在题目的选项中常常设置的主要陷阱有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强加关系、以偏赅全、时间错位、叙事混乱等。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1.依据文体,整体把握论人要论及全文,论文更要论及全文。阅读时要注意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整体阅读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1)对于记叙性文字,要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作出初步的分析综合。品质定位,才能胸中有数,完整、准确地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2)议论性文字要理清

5、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2.抓住题干,读全读准阅读题干须读全、读准,切忌走马观花,草率行事。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还是选错。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人物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3.借助注释,巧解题目材料后面出示的注释,有的是为解决知识问题,有的实际上是在为考生作提示,可以用来帮助理解文意。因此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

6、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4.辨析差异,排除干扰命题人常常设置一些“误区”让考生进行判断,重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这一考点题型的常见错项设置有:(1)夸大事实,使考生在解题时被迷惑,错选答案。(2)偷换概念,混淆是非。(3)正误相杂,以假扰真。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通读全文,把握作者对人物言行的态度在一般的记叙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没有明确说出来,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来看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的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

7、是获得什么启示。对议论文也要通过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2.综合分散隐含信息来提炼作者观点作者在文章中表述自己的观点态度,一般有两种形式:(1)间接表达:可能借叙述人物、事件时运用褒贬义词等来表现;可能借文中一个人物之口说出来;也可能借笔下正反两方面的人物的不同描述表现出来;还可能借转述别人的评论来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2)直接表达:是指议论文中的中心论点、分论点,记叙性文字中的议论抒情,说明性文字中的评述性语言等。但较多的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散布在各处,应进行适当的综合概括,以便全面准确地对作者观点作出评价

8、。有时作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