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哲学的建构问题

论中国哲学的建构问题

ID:38266171

大小:291.1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论中国哲学的建构问题_第1页
论中国哲学的建构问题_第2页
论中国哲学的建构问题_第3页
论中国哲学的建构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哲学的建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7年3月学术月刊Mar.,2007第39卷3月号AcademicMonthlyVol.39No.3哲学关注[编者按]中国哲学史的建构是中国哲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来,围绕着“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现代命运备受关注,在中国学术界和国际汉学界激起了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身份和反思中国哲学之现代学科形态的热潮。对中国哲学建构历史的探索和对其当代形态的反思,已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哲学找准定位、谋求发展的关键,也成为其重新调整与西方哲学的关系、重建自身话语系统的前提。本刊组发此专题讨论,旨在通过对中国哲学建构历程的寻根,反思现代中

2、国哲学形态的特征、问题与方法,对中国哲学的现状作更深入的分析和前瞻,更为清晰地观察中国哲学的当下境遇和未来发展。中国哲学建构的当代反思(专题讨论)[提要]李明辉认为,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作为思想传统的中国哲学”,但中国哲学作为学科,则是中国人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根据西方哲学模式建构起来的。换个角度,如果将哲学界定为一种“生活方式”或“生活艺术”,那么应当肯定,中国文化中有着长远而丰富的哲学传统。高瑞泉从哲学社会学的角度将现代性视为中国哲学现代转型的内在向度,并从社会存在、时代精神、社会心理等层面,分别以进化论、马克思主义、现代新儒家为例,观察了中国哲学如何在现代

3、性之“动力”特性下驱动着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向。景海峰收缩“中国哲学合法性”讨论的问题域,发现其同现代学术的制度化安排以及学科的规训化方式密切相关。作为追求现代性的学术体系,中国哲学的形态深受社会科学制度化的影响;对于中国哲学的当代反思,除了方法的检讨、思想的过滤和体系的省察之外,制度建构和体制保障方面的问题也应在清理之列。郭齐勇认为,关于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论,一是要关注理解的历史性与诠释的相应性,二是要兼顾中国哲学学科的主体性与中西哲学的对话性,三是要注重中国哲学的特殊性与丰富性。应当超越西方一般知识论的框架、结构、范畴的束缚,自觉发掘中华民族原创性的智慧与古已

4、有之的治学方法,发掘反归约主义、扬弃线性推理的“中国理性”“、中国认识论”的特色,予以创造性转化。[关键词]中国哲学建构中国哲学形态中国哲学现代转型现代性[中图分类号]K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28041(2007)0320053212论中国哲学的建构问题李明辉(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中国台北11529)所谓“中国哲学的合否有中国哲学”时,我们提出的其实是“正当性”的问法性”问题,使用“合法题,而非“合法性”的问题。性”一词并不妥当,混淆这一正当性问题并非始于今日。众所周知“,哲学”了“合法性”(Legality)与一词不是中国固有名词,而

5、是来自日本。日本人西周“正当性”(Legitimacy)这(1829—1897)在1866年出版的《百一新论》中,将philoso2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phy以汉字译为“哲学”。此一译名其后逐渐为中国知识从实定法(positivelaw)界所接受并通行至今。王国维在其1903年發表的《哲的观点来看,只要违背现学辨惑》一文中,便主张“哲学为中国固有之学”①。行法律的行为便不具有但“哲学”这一语汇的使用,在当时即时常引起质“合法性”,但是我们仍可以从自然法(naturallaw)的观点来质疑现行法律是否①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3卷,第5页,北京,中国文

6、史出合理,而这乃是“正当性”的问题。因此,当我们问“是版社,1993。此文原刊于《教育世界》第55号(1903年7月)。·53·学术月刊2007·3疑。例如,马一浮(1883—1967)曾写道“:书院所讲习表面看来,傅敏怡在文中肯定了当代新儒家(特别是者,要在原本经术,发明自性本具之义理,与今之治哲牟宗三)建构“中国哲学”之贡献,但在他的说法背后,却隐学者未可同日而语。贤者之好尚在治哲学,若以今日约透露出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成见。他不但未自觉到治哲学者一般所持客观态度,视此为过去时代之一种这种成见,反而在这篇论文的结尾中表示“:只要现代儒学哲学思想而研究之,

7、恐未必有深益。”①可见,马一浮显为中国哲学所作的努力是用来正当化对自家传统的信仰,然并不认为中国传统义理之学是一种“哲学”。又如,他就无法与西方产生对话,而必然停留在一种独白当中。”欧阳竞无(1871—1943)于1923年在南京高等师院哲学换言之,在牟宗三对“中国哲学”的理性创构中,傅敏怡依然研究会中演讲时,提出“佛法非宗教非哲学”②之说,可发现一种非理性的信仰成分,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见他对“哲学”一词是否适用于佛学,抱持强烈的怀疑。如果“中国有没有哲学”的问题仅仅是“如何界定熊十力虽然接受“中国哲学”一词,但也特别强调哲学”的问题,那倒也简单,任何人

8、都可以根据他自己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