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与背影

朱自清与背影

ID:38260252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6

朱自清与背影_第1页
朱自清与背影_第2页
朱自清与背影_第3页
朱自清与背影_第4页
资源描述:

《朱自清与背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朱自清与《背影》《背影》,是大家熟知的文章。它的作者朱自清,江苏东海人,现代散文家、诗人,著有《朱自清散文集》、《朱自清诗文集》、《论雅俗共赏》等专著。朱自清著述深广,散文成就尤高。《背影》就是代表作之一,它以朴实明快、皎洁真纯的作风著名。真挚深厚的感情《背影》作于1925年,是一篇回忆性抒情散文。它既无生动曲折的事件,又无华丽眩目的辞藻。它从祖母去世,回家奔丧谈起,到办完丧事,与父亲一起北上至浦口车站,又不得不分手。文章记叙的就是这一段分别的情景,展现了父亲的舐犊之情。尤其是其中一段:父亲胖胖的身体吃力地穿过铁道,为我买

2、橘子更是感人肺腑,流露出一个父亲对儿子真诚的、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也正是这种深厚的感情拨动了读者的心弦。缜密精巧的构思《背影》与一般写人的散文不同,没有从正面刻画父亲的肖像、神情、音容、笑貌,而是另辟蹊径,以父亲的“背影”为全文谋篇布局的中心和行文遣笔的线索,结构缜密,反复点题。作者善于抓住特定情景中的最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以具体细腻并凝聚着浓烈感情的笔触,写出在浦口车站出现在“我”面前的两次背影和“我”三次流泪的情景,抒发父子间真挚的感情。全文一共四次提到“背影”,前后呼应,点题点中心,充分体现了一个父亲对出远门的孩子放

3、心不下,关切的心情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思念之情。朱自清(1989—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海州。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后又从事散文写作。1920年秋,创办《诗刊》。1925年到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不久任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1948年6月,在京参加了反对美国扶持日本的游

4、行,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面粉宣言》上签名。1948年8月20日,因贫病在北平逝世,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记雅俗共赏》等。课文分析第一次眼泪:悲伤的眼泪第二次眼泪:感动的眼泪第三次眼泪:惆怅难舍的眼泪第四次眼泪:感伤的眼泪第一自然段表达作者的感情: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开篇点题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父子浦口送别的事件展开故事本文也是一篇回忆性记实散文本文分成四大段:一、怀念父亲,惦记背影二、望父买橘,刻画背影三、父子分手,惜别背影四、别

5、后思念,再现背影体现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情深问题与探究.为什么着力描写背影?又是怎样突出背影的?这篇散文突出背影的写法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背影,作者印象最深。那一回送行,整个过程,这一刻是父亲最费劲的,也是父爱表现得最强烈的一刻。在父亲的许多好处中,这次送行是最突出的,在这次送行过程中,过铁道买橘子是最突出的,在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中,爬那边月台的背影是最突出的,背影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着力描写背影,可以强烈地表现父爱,可以给人最深刻的印象。重中之重,也是精彩瞬间,形象的定格。突出这一瞬间形象,提起父亲,头脑

6、里就出现这一形象,由这一形象又会想起前前后后的种种事情。再则,背影这种视角也新。背影引人想像正面形象,开拓了想像空间,无尽的想像更能引起感情的激荡。总之,将背影作为全文的焦点,可以凝聚作者对父爱的独特发现和深刻体认,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四次写背影的文字: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②“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④“我读到此处,

7、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可从“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起至“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2.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写这个背影,能表现这样的感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

8、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3.父亲在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泪如泉涌,含着眼泪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所以这一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课文总结阅读这篇散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这是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