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27958
大小:19.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背影》朱自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背影》朱自清一、教材分析《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写于1925年10月的一篇回忆性记叙散文文章深刻的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背影是全文描写的焦点,也是叙事的线索作者除了对背影作了笔酣墨畅的细致描写外,还以背影为中心,安排了许多精彩的衬托和铺垫《背影》无论记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语言淳朴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却打动了几代读者的心在一个平凡、朴素的背影上刻下了两个质朴而深沉的大字“父爱”而这一主题的表达在物质充裕的今天,无论对我们还是学生都具有极其现实的教育意义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
2、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父爱的伟大,对父母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教学难点:品味本文平实质朴的语言,领悟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步骤: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如果说母爱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那父爱就是一首永远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歌颂父爱的著名篇章《背影》。(二)目标展示(同学们来看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
3、容,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3.体会父爱的伟大,对父母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三)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介绍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拒领美国的救济粮,贫病交加而死,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气概”。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写作背景:《背影》写于1925年10月,本文是作者对八年前往事的追忆。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
4、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四)整体把握理清脉络(想要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向我们传达的感情,我觉得第一步应该从整体上对文章的内容有个初步的把握。那同学们已经课前预习过了,那我现在来检验一下同学们有没有认真预习。)问题探讨:1.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2.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3.“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当时见面时的背景如何?(二年前的冬天,徐州)4.“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a、祖母死了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5、5.请找出本文的文眼。(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儿,读出了文眼,就读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现在开头或结尾。)我最不有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思考讨论:作者是通过“背影”这一特殊角度来表达“父爱”的,那么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你认为文中的四次背影,哪一次最感人,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讨论归纳:望父买橘1.作者是如何通过买橘子的背影来突出父爱的?赏读课文,理解亲情。自由发言:读了这段,你感受到了什么?运用了动作描写来体现父爱。如:①“蹒跚”、“探”、“攀”、“缩”、“倾”写出了
6、父亲步履维艰、行动不便。父亲年纪大了,但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不顾掉下月台的危险,艰难的“攀”着、“缩”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份浓浓的爱子之情,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呢?运用外貌描写来体现父爱。我们知道当时父亲面对祸不单行,家境惨淡的现状,外貌描写中提到的“黑”、“深青”从一个侧面也表现了这一点。说明他的境遇极为糟糕。在如此情况之下父亲还亲自来送我,表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最朴实的爱。运用语言描写来体现父爱。第六段里面,父亲只有几句话,但每一句话都能够感受到父亲的爱。(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不要紧”是就他自己而言,再忙也无关紧要;“他们去不好”是就儿子而言,别人去送难以放心,
7、还是自己去好。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父亲爱儿子,远远超过了爱护自己。)(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怕儿子车上口渴,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亲自去为儿子买橘子。同时还担心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关心儿子旅途是否平安,要等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4)进去吧,里边没人。(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