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备形象智谋及其文化意蕴

论刘备形象智谋及其文化意蕴

ID:38232678

大小:229.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2

论刘备形象智谋及其文化意蕴_第1页
论刘备形象智谋及其文化意蕴_第2页
论刘备形象智谋及其文化意蕴_第3页
论刘备形象智谋及其文化意蕴_第4页
论刘备形象智谋及其文化意蕴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刘备形象智谋及其文化意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5卷第1期泰山学院学报Vol.25NO.12003年1月JOURNALOFTAISHANVNIVERSITYJun12003论刘备形象的智谋及其文化意蕴宋文翠(山东师范大学教科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具有大智深谋的枭雄,其智突出表现在政治谋略、处世手段和使用人才上。这种智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准确解读文本中刘备形象,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三国演义;智谋;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I207.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590(

2、2003)01-0040-06陈寿在《三国志》中认为刘备“机权干谋,不逮试看董卓“专权肆不仁”,大肆屠戮百姓,最终魏武”。今之论者也大都认为《三国演义》中刘备暴尸街头,不足道也。袁绍三世王公之后,却沽名之智不如孔明,其谋不如曹操。其实不然,他倒是钓誉“,重敛于民,民皆生怒”,无足挂齿。曹操“挟具有大智深谋的枭雄,智谋不在孔明、魏武之下。天子以令诸侯”,虽有爱民之举,然其“宁教我负天在政治上他标举仁德,收揽民心;在处世手段上他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生信条决定了他残韬光养晦,图谋发展;在使用人才上他尊贤礼士,暴、诡诈

3、、狼戾不仁,杀吕伯奢一家及为报父仇滥知人善任。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地从其所处环杀徐州百姓便为明证。惟有刘备深明“民为邦本,境、社会地位、军事势力及其竞争对手诸因素来综本固邦宁”之理,以“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作为政合考察,便会发现他具有现实生活中成功的政治治宣言,自觉高举仁德大旗,在与各路诸侯争战家必备的机谋和才干。他之所以能由一个织席贩中,既重仁德又讲谋略,为自己争得了民心,在政履的小人物到争霸一方的英雄直至成为蜀汉皇治上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帝,与其超凡的智谋是分不开的。如果我们用政首先,刘备起兵之初,不因兵微将寡出

4、兵北救治家的谋略来阐释刘备之智的话,就会对其人格孔融又继之救助徐州,感得陶谦三让郡守。一让、精神与言行有更理性的理解,而且还会发现其智二让而不受,一是为义,不乘人之危夺之;二是时谋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值势使然,因当时徐州官吏未必真心归附,更加曹得深入探讨。操、吕布、袁术等皆虎视徐州,凭刘备之力即使拥有亦难守之,此乃刘备深谋远虑不宜为人道之深一层心理。三让而受之,是因陶谦已死,徐州将士百汉末动乱“,乱由上作”,桓、灵二帝宠信宦官,姓拥戴,故权领徐州之事,既得实权又收救护百姓禁锢善类,失却民心。故而群雄

5、逐鹿中原,纵横驰之美名,何乐而不为!再看徐庶,乃是刘备于颠沛骋于三国历史的大舞台上。究竟鹿死谁手?谁能流离之时所得首位智谋高深之士,小试牛刀就为成为执掌国柄的王者?罗贯中的价值评判为“有刘备获得初胜。孰料操行奸计,生劫庶母,逼庶辞才德、德布于民”者方能为人主。备归操。备终不肯强留徐庶的仁义之举,直感得[收稿日期]2002—05—12[作者简介]宋文翠(1964-),女,山东莱阳人,山东师范大学教科院教师。第1期宋文翠:论刘备形象的智谋及其文化意蕴41徐庶走马荐诸葛,并终生未给曹操设一谋。后赤方皆称己方为正义之师,因此

6、“诛暴保民”论把有壁大战前夕,徐庶虽看穿了周瑜所设“苦肉计”、利于大多数民众之利益作为判断正义与否的标“连环计”,但他守口如瓶,以金蝉脱壳之计溜之大准,就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当然战争不可吉,使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大战的决定性胜利。避免地要造成伤亡与毁灭,又怎样理解“以仁义为可见刘备的人格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百万雄兵本”呢?《庄子·大宗师》曰“:圣人之用兵也,亡国所难以企及的威力。不仅如此,这种尚仁德的人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于万世。”《管子·兵法》云“:大格精神与其勤政爱民的行为是和谐统一的。他任军所向,克其国不及其民

7、,独诛所诛而已矣。”对于安喜县尉,与民秋毫无犯;理政新野,使民丰衣足敌国之民众仍以仁义为怀“,举其秀士而封侯之,食;除豫州牧,设计杀韩暹、杨奉,为民除害。尤其选其贤良而尊显之,求其孤寡而抚恤之,见其长老是取襄阳时的携民渡江实际上是与曹操展开的一而敬礼之”《(吕氏春秋·怀宠》)。在以仁伐不仁,场争夺民心的心理战,为此他把儒家传统的仁义、以义伐不义的前提下,尽管战争本身不可避免地道德演绎得感人肺腑,淋漓尽致,其宁死不愿暂弃造成伤亡与毁灭,但其结局仍要合乎传统文化之百姓与百姓宁死亦愿随之,与“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伦理原则。兵势

8、耳”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使刘备形象具有了“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是诸葛亮[1]“‘王者’风范”。正如史学家习凿齿所评“:先主与刘备的隆中决策,然要攻取西川毕竟是夺他人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地盘,这与刘备一贯标举的仁德相悖,必得给以合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乎传统伦理之解释。为此刘备多次宣称刘璋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