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教育家办学

也谈教育家办学

ID:38196388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7

也谈教育家办学_第1页
也谈教育家办学_第2页
也谈教育家办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也谈教育家办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也谈教育家办学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博导陈玉琨“教育家办学”可以说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话题。自2006年开始,温家宝总理先后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教育家办学”。我个人认为,这一话题之所以如此受社会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对此话题之所以如此重视,主要在于:一是希望通过倡导教育家办学,努力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中国教育工作者队伍庞大,仅专任教师就有1300多万人,但遗憾的是这支庞大的队伍里却没有几个能被称为教育家的,这于情于理都不应该。二是倡导内行办学。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因此需要由熟悉教育活动规律的内行来办学。内行办学是从整体上提升国家教育质量的

2、重要举措。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教育家?这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在我看来,教育家的典型特征之一是要有原创性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积极影响、发挥着引领作用。具体而言,作为“教育家”,至少要具备下述四方面素质和条件:一是专业精神、专业理念,即对教育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及在此基础上的教育追求和使命感;二是专业伦理和专业道德;三是专业技能和专业智慧;四是专业成就与专业影响在一个地区的示范作用、引领作用。由此,教育家的标准可概括为:个性化的办学思想、丰富的办学实践、显著的办学成效和地区引领作用等。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教育家

3、?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具体构成加以分析。一般来说,教育工作者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群体:校长——目前中国有各级各类学校校长近60万人;教师——现今中国有1300多万教师;学者,或者说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干部。从理论上讲,这四个群体都能出教育家。但统计数据显示,四个人群中出教育家比例最高、可能性最大的是校长群体。古今中外,大家公认的教育家大都有过在校长岗位工作的经历,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他们或在校长工作岗位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或把自己独到的办学理念运用于学校办学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4、,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引领作用。而一个长期在教学岗位上工作的教师,要成为教育家则会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当然,通过校长教育家是可以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而且校长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教师教育家。此外,教育理论工作者往往因缺乏实践而难以成长为教育家。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成为教育家,需要两个条件的支撑,即足够的权力资源、能够保证其贯彻自己的意图,以及一定的社会和学术声望,在校长和教师队伍中有相当的号召力。如何培育教育家?事实上,教育家的成长是有一定的机制和规律的,校长成长为教育家的路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阶段,即先成长、后成名、再成家。首先,成为专门人才,具备作为校长、作为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基本

5、素养;第二步,得到社会一定范围的广泛认可,跻身名师、名校长行列;第三步,成为校长教育家或教育家型的校长。这里蕴含着一个价值判断,即校长教育家与普通校长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要有富于个性化的、鲜明的、稳定的、原创的教育思想,并能在其办学实践中得到体现;第二,要有办学成效,即体现其办学思想的实际成效;第三,其办学思想能够引领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时代的教育发展。梅贻琦先生曾说:大学,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依此,我们可以说,一流的中小学不是因为其有一流的设备,而是因为其有一流的教师。那么一流的教师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呢?蔡元培先生说:“大学以思想自由为原则……此大学之

6、所以为大也。”教师队伍的成长需要文化土壤和环境的支撑,自由宽松的文化对教育家的培育相当重要。我们需要提供这样一个文化土壤,营造一种教育家辈出的环境。在当前背景下,教育的价值追求已从绝对平衡发展到相对平衡。教师队伍也正在发生变化,从追求温饱发展到追求事业成功、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学生方面也从追求有学上到追求有好学上,追求优质教育资源。如果说,学生有没有学上是政府的事,那么学生能不能上好学则应该是校长的事。今天的社会呼唤一批教育家、一批校长教育家。教育家办学,这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9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