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其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其

ID:3819428

大小:1.09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7-11-24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其_第1页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其_第2页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其_第3页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其_第4页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其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其治疗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智淑清肾脏在哪里?大多数人都有两个肾脏,每一个的大小都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大。它们分别位于你脊柱的两侧腰带的水平。控制糖尿病保护肾脏肾病可能发生于任何人糖尿病糖尿病是体内缺乏胰岛素而引起的一种全球性慢性疾病。是所有年龄的人都要面临的问题,也是社会公众问题,目前无根治方法。我国糖尿病患者有4000—5000万,而且仍呈上升趋势,凡是具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巨大儿生育史,血脂异常以及年龄大于40岁都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糖

2、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高发疾病。糖尿病可引起冠心病,有高血压已成为常识,但糖尿病肾病的问题有多少,大多数人不知道了。糖尿病与肾病的关系权威告知糖尿病与肾病的密切程度越来越亲密的简直可以成为“双胞胎”。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中,其肾病的发病率可高达30—40%,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而早期往往没有自觉症状而被忽视、待到出现双下肢水肿就诊,就失去最佳治疗时机,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发生肾功能衰竭,甚至成为尿毒症。糖尿病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者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7

3、倍,为我国常见的继发性肾病之一。糖尿病肾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7:1。因此关注糖尿病的同时更要关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从广义上讲,包括与糖尿病有关的肾脏病如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及肾乳头坏死等。狭义上仅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属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范畴,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病,为糖尿病心、脑、肾三大并发症之一。一般情况是指狭义的。目前又有新提法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 和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从“糖尿病肾病”到“糖尿病肾脏

4、疾病”2007年2月,美国国立肾脏病基金发表的《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及专家建议指出,既往临床常用的“糖尿病肾病”DN)这一专业术语应被“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所替代。DKD是指临床考虑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如经肾穿刺病理检查证实则称为糖尿病肾小球病变(diabeticglomerulopathy)。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今年的主题的目的是以提高大家对慢性肾脏病、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

5、的糖尿病患病率最近10年呈显著上升趋势,根据世界糖尿病联盟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1.1%,位居世界第二。而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以及最终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成为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万人靠透析生存,且正以每年平均10%的速度增长。临床信息表明,慢性肾脏病发病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不少尿毒症患者年龄仅有二三十岁,最小的年龄只有十几岁。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肾病的并发症和

6、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高昂的医疗费用使患者不堪重负。因此积极防治糖尿病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根本措施。血糖控制不好可致糖尿病肾病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糖尿病控制不良,高血糖或血糖波动大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遗传也有关,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此外,糖尿病常合并高血压。高血压是本病的重要促发因素。高血压不仅加速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损害的进展,而且加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他诸如吸烟、反复泌尿系感染、脂代谢异常等也是糖尿病肾病的易发因素。腰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表现有些糖尿病患者

7、觉得自己腰部疼痛,就认为自己肾脏发生病变,实际上肾脏病变并不表现为疼痛。糖尿病肾病临床表现一般有:早期肾病尿中会出现微量白蛋白,有夜尿增多、高血压的症状;晚期患者会有下肢或踝间水肿、小腿痉挛、乏力、面色苍白或贫血,因为此时肾脏已经明显病变,代谢缓慢,对于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代谢减慢,使其用量减少,这时患者一定要多加注意。如果发现自己夜尿增多,应该尽快到医院进行尿比重和尿渗透压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逆转可能肾病虽然可怕,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得到有效控制。Ⅱ型糖尿病患者

8、确诊时间往往迟于患病时间,因患其他疾病而发现。故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同时就可能存在DKD。所以建议在确诊时就做一次尿微量白蛋白检查,之后每年检查1到2次;Ⅰ型糖尿病一般发病与诊断时间接近,病情在最初就得到有效控制,可以在诊断后5年开始做筛查,之后每年检查1到2次。医师应通过严格细致的临床筛查找出最可能罹患DKD的患者,主要依靠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及由血清肌酐获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值,3个月内至少2次ACR异常就应考虑诊断。ACR>300mg/g诊断为大量白蛋白尿。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