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

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

ID:38186302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5

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_第1页
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_第2页
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_第3页
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_第4页
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发布时间:2010-8-26访问次数:185作者:      一、从职业观的角度分析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        1.“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根源      一个人若要追求和获得幸福感必须实现其核心自我,即实现自我价值。核心自我的实现是一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有效实现必定要以职业为载体。也就是说,核心自我的实现要以职业的价值认同、自己所具有的实际才能、个人兴趣和意愿为前提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意味着教师无视或忽略该职业是否是自己所认同和擅长的、是否

2、是自己的兴趣倾向、是否是自己的能力可及并有较大发展前景、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而仅是为了谋生。在此教师职业观下,教师选择这一职业仅是作为谋生的工具,而对于教师职业的价值认同、自己所具有的实际才能、个人兴趣和意愿等因素的必要考虑则是残缺的。由此,核心自我实现可能性的意义、技能和乐趣三个来源便处于缺失状态。具体来说,“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的弊端在于:      首先,强化了“照亮别人必以毁灭自己为前提”的蜡烛观,把教师充满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解释为单向的知识输出。既然“毁灭自己”可以作为支付成本“照亮别人”,何不把这种交换作为一种谋生手段

3、?何苦以“伟大的牺牲”自诩?然而,“假如把牺牲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由此,职业幸福感的获得也失去了源泉。       其次,导致了教师“教书匠”形象的凝固化。由于“匠人”常常依赖一定程度的熟练技能获取生活资料,其劳动过程可表示为固定的操作程序,只要按部就班就能生产出合格产品。因此,“教书匠”也故而被理解为依靠教书这门技艺以获取报酬作为生活资料的教师。既然教书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可以换

4、取报酬,“教书匠”常便会受制于经验主义,造成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保守落后,教学过程的单一重复,缺乏新意,从而钝化研究意识和创造精神,引发职业倦怠,幸福感的获得进程便被阻断。       2.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源于将职业观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       由上述分析可知,“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内部根源。有必要指出,教师之所以把“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也根源于教师没能真正明确职业的真正内涵以及教师职业的特性。职业作为社会劳动分工的一种形式,其内在规定性是由社会劳动分工本身所确定的,既负

5、有社会劳动分工所赋予的职业责任,又是个体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和个人谋生的基本方式。无视和否定职业的经济功能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然而只认为职业具有经济功能也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教师职业,它的自身特性已经决定了“谋生手段”绝不是其职业意义的全部。      教师作为一种培养人的职业活动,指向人的心理世界,是人类社会具有极强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复杂工作之一。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的心理和灵魂,职业实践方式以主体间交往为主,交往双方都具有能动性、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所以教师的职业实践是永远处于生成性和暂时性情境中的。教师职业以“回归性”、“不确定性”和

6、“无边界性”为特性。“回归性”是指“教育工作的责任,没有任何归属,不管怎么高喊‘儿童不好、社会不好、家庭不好’之类的批判,这种批判会像飞镖那样回归,责任还是归自己来负”;“不确定性”是指教师的见解与理论不是适用于所有场合,从一种场合来看是圆满的实践,在另一种场合看却是全盘否定的;“无边界性”是指教师的工作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具有连续不断扩张的性质,使教师的职域与责任无限制地扩大。因此,教师职业情境中充满着复杂性、混沌性、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职业规范较为模糊、难以明晰。这种既可被看成科学又可被视为艺术的职业行为方式决定了教师职业实践的个体

7、性和多元性,也使教师职业实践必然融通于教师的生活之中,成为其生活方式。      此外,教师职业是精神享受大于物质回报的职业。教师的报酬形式实际上不仅通过物质回报一种途径,师生间在课业传授和道德人生上的精神交流和情感融通,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学业进步进而对社会作出贡献等,都是教师职业生命意义的确证。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通过艰辛的创造性劳动,把学生培养成才之后,因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感受到的职业乐趣和人生欢愉,这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享受到的幸福。教师也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精神性质,才能真正发现包围自己的人生诗意。有必要澄清,事实上,精

8、神享受与物质回报同样是一种财富象征,二者都为人所需,因此只是财富类型不同,而无价值高低之分。那种认为精神享受高于物质回报的判断其实是一种误解,那种认为物质贫困理应放弃精神享受的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