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80185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分娩全程胎心监护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分娩全程胎心监护的应用【摘要】目的早期准确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指导临床及时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方法:观察组4520例行分娩全程胎心监护,对照组3957例仅予常规产科护理。结果观察组在新生儿重度窒息、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围产儿死亡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胎心监护可提高胎儿窘迫的诊断率,从而指导临床采取正确处理措施,改善胎儿预后,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后遗症。【关键词】胎心监护胎儿宫内窘迫分娩胎心监护是胎心胎动宫缩图的简称,是应用胎心率电子监护仪将胎心率曲线和宫缩压力波形记下来供临床分析的图形,是正确
2、评估胎儿宫内的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能反映胎儿在宫内是否缺氧及缺氧程度,从而指导临床采取一系列正确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我院自2002年实施分娩全程胎心监护,在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病死率方面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组取我院2002~2006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4520例,均为足月单胎头位,无其它合并症,平均年龄23.5岁,平均孕周38周。对照组选择1997~2001年在我院分娩产妇3957例,其年龄,孕产次,孕周,并发症等与观察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孕妇在无饥饿状态下,取半卧位或左
3、侧卧位,将超声多普勒探头置于胎心音最清楚的部位,宫缩探头置于宫底下二横指处,各自用腹带固定于腹壁上,以接受胎心、胎动及宫缩信号。1.3观察组产妇除常规产科检查外,均于入院当日监测无刺激试验(NST)或有刺激试验(CST),结合腹部B超检查以了解胎儿在宫内储备情况,根据胎儿监测结果,结合羊水量、胎盘分级、胎方位、胎儿大小等基本情况以及头盆、宫颈评分,预估分娩方式。在宫口开大3cm后,进行持续胎心监护,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一经发现CST阳性或可疑即给予人工破膜,观察羊水情况,如羊水Ⅱ度以上混浊,结合宫口扩张情况及时给予处理。同时监测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
4、直到胎儿娩出,记录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追踪了解围产儿死亡率。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的产科检查及护理。1.4判断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标准胎儿窘迫诊断标准根据乐杰主编的第6版《妇产科学》进行评定:1)胎心监护仪图像出现频繁的晚期减速或出现重度可变减速;2)羊水污染≥Ⅱ度。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根据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进行评定(Apgar评分0~3分,诊断为重度窒息。)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2结果二组围产儿预后比较见表1。表1二组围产儿产后预后比较(略)注:表中新生儿死亡指出生7天以内者,围产儿死亡不包括孕龄<32周的早产儿死亡及致死性
5、畸形的新生儿死亡;与对照组比较,P<0.05。3讨论分娩全程监护包括产前的各项指标联合监测及产时全程监护,目前产前监测胎儿的方法很多,但其准确度都有一定局限,不能准确地反映胎儿的实际情况。在产程监测中应加强连续观察和多项指标综合判断。对监测结果应结合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这对正确的产科处理十分重要。据报道:胎儿监护单项参数异常的阳性率预测值为52.4%,二项参数异常的阳性预测值为82.17%,三项参数异常的阳性预测值为93.33%,提示多参数异常的阳性预测值明显优于单项参数预测。我院自2002年起,所有入院待产的孕妇除常规产科检查外,均于当日监测
6、NST或CST、腹部B超及脐血流,根据胎儿监测结果,S/D比值、羊水量、胎盘分级、胎方位、胎儿大小等基本情况综合分析,结合胎儿头入盆情况、宫颈评分及孕妇基本情况综合判断,预估分娩方式。如有可疑,短时间内重复监测,有异常者及时采取措施,尽快终止妊娠。有学者认为,入室试验可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和酸中毒,但其监测时间短,不能全面反映整个分娩期间胎儿的情况,而产时影响胎儿的因素很多,如脐带、胎盘功能、宫缩及产程进展、孕妇全身情况等,这些因素的作用会随着产程进展而逐渐表现出来,如不能及时发现,即使入室试验正常,仍有一部分新生儿出现窒息,而产时持续胎心监护有利于及
7、时发现胎儿窘迫和及时处理。我科的具体措施为:孕妇入院即行入室检查,如无异常在潜伏期可间断多次监护。在产妇宫口开3cm时可持续胎心监护监测胎心率及宫缩情况,并监测孕妇血压、血氧,配合活跃早期行人工破膜观察羊水情况,一经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直到胎儿娩出。有资料显示,从临床诊断胎儿窘迫到分娩时间2h、2至6h、10h以上,其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15.65%、29.63%、42.86%[1]。因此分娩全程胎心监护是保障胎儿、新生儿安全、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1]郑楚銮.胎儿窘迫的诊断指标及其相关因素[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
8、(3):159-160作者:李妍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