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寄养与机构养育儿童智能水平比较

家庭寄养与机构养育儿童智能水平比较

ID:38172349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家庭寄养与机构养育儿童智能水平比较_第1页
家庭寄养与机构养育儿童智能水平比较_第2页
家庭寄养与机构养育儿童智能水平比较_第3页
家庭寄养与机构养育儿童智能水平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家庭寄养与机构养育儿童智能水平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家庭寄养与机构养育儿童智能水平比较【摘要】目的:通过家庭寄养和机构养育儿童智能水平比较,了解不同养育方式对儿童智能发展的影响。方法: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对家庭寄养及同时期福利院机构养育儿童(年龄为24~36个月)进行发育商(DQ)测试。结果:家庭寄养和机构养育两组儿童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结果比较,前者的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寄养儿童的智能水平明显高于机构养育儿童,故建议儿童福利机构应继续加强发展家庭寄养,以促进儿童的更好发展。【关键词】家庭寄养;机构

2、养育;发育商;智能水平我国孤残儿童的安置方式主要有机构养育、国内外收养和家庭寄养。其中,家庭寄养是近年来的新发展。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从1997年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至今已有10余年,通过这种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孤残儿童逐步回归主流社会。本文就2006-2007年于南汇寄养儿童智能水平与同时期于上海市儿童福利院院内机构(以下简称院内机构)养育儿童做比较,以了解不同养育方式对儿童智能发展的影响。1对象及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2006-2007年南汇家庭寄养儿童及同时期院内机构养育儿童各33名,儿童年龄均在24~36个月之间;其中家庭寄养儿童

3、男性18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31.19±5.18)个月,寄养时间为1年~2年;院内机构养育儿童男性11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30.59±5.62)个月,在福利院生活时间为2年~3年。两组儿童在性别(x2=3.01,P>0.05)和年龄(t=0.45,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且排除视觉、听觉障碍、肢体残疾,排除遗传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1.2方法由专门培训过的医务人员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对儿童进行发育商(DQ)测试。2结果家庭寄养和院内机构养育两组儿童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结果比较,前者的动作能、应物能、言

4、语能、应人能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家庭寄养儿童与机构养育儿童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结果(略)3讨论机构养育是我国儿童福利机构养育孤残儿童的主要模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孤残儿童养育模式被儿童福利机构所采用,家庭寄养就是其中一种。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从1997年开展家庭寄养工作以来,到目前为止有近一半的儿童被家庭寄养。家庭寄养儿童和院内机构养育儿童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结果比较显示,前者的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均明显高于后者,表明家庭寄养儿童在动作的发育、对外界刺激

5、的反应、个人社交能力、生活适应能力及语言的发展等方面均优于机构养育儿童。家庭是影响儿童发展的第一个微观生态环境,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儿童社会化的各个方面,而且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儿童生活在寄养家庭中,家庭的运行机制与普通双亲家庭相似[3]。有文献显示,儿童的早期家庭干预可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通过家长与儿童有目的的交流,不仅可以增进亲子依恋,还可以促进儿童感知觉、语言、运动及神经心理发育[4]。而在福利机构中,保育员往往更关注儿童的日常生活,从而与儿童的亲子交流不如寄养家庭。此外,机构养育儿童的集体生活模式也导致

6、了其在关爱、早期教育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寄养家庭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会影响儿童的智能发展[5]。本文通过对两组不同养育方式儿童用同一标准化的检测工具进行智力测定并加以对照研究,发现家庭寄养儿童的智能水平明显高于机构养育儿童,故建议儿童福利机构应继续加强发展家庭寄养,使更多的孤残儿童可以早日进入家庭,回归主流社会。【参考文献】[1]姚本先,何军.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2:44.[2]张梅.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5(1):39.[3]郑小荣,罗时

7、桃,吴菁,等.SOS儿童村儿童和普通双亲家庭儿童个性行为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7,9(19):706.[4]陈珊,林秋君,胡君.早期教育在婴幼儿保健门诊应用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1:77-78.[5]赵聪敏,张雨平,奚敏.综合干预对重庆市某儿童福利院婴儿体智能发育影响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17:82-84.作者:姚颖芳,张佩娟作者单位:1.上海市大场医院儿科,上海200436;2.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医务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