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体鳑鮍咽齿个体发育过程及其系统学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5卷第1期水生生物学报Vol.25,No.12001年1月ACTAHYDROBIOLOGICASINICAJan.,2001研究简报高体咽齿个体发育过程及其系统学意义刘焕章单乡红陈健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STUDIESONPROCESSANDSYSTEMATICSIGNIFICANCEOFTHEPHARYNGEALTEETHDEVELOPMENTOFRHODEUSOCELLATUSLIUHuanzhang,SHANXianghongandCHENJianbo(InstituteofHydrobiol
2、ogy,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Wuhan430072)关键词:高体;咽齿;个体发育;系统学Keywords:Rhodeusocellatus;Pharyngealteeth;Ontogeny;Systematics中图分类号:Q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207(2001)01-004鱼类为5-5齿式,主行齿数目为最普通的形式。但鱼类咽齿全部为单行,没有2或3行咽齿存在,咽齿的形态也表现出光滑和有锯齿的变异,显示出一定的独特性。Nakajima对琵琶湖中高体[1]的咽齿替换过程作了简单描述。由于方法和材
3、料的限制,在他的研究中没有早期的材料。本研究采用人工受精、孵化和室内养殖的方式,从早期材料开始,观察咽齿替换的模式和形态变化,同时对比养殖情况下,自然产卵在蚌内,孵化发育后刚从蚌体游出的仔鱼材料,分析高体咽齿发育的系统学意义和生态适应。1材料与方法1.1取材高体[Rhodeusocellatus(Kner)]亲鱼采自湖北武汉,经实验室饲养,通过人工繁殖取得受精卵。常温下进行孵化、饲养。鱼苗一出膜即开始定时取材,前25d每24h一次,25d以后每隔1d、间隔4d、间隔8d取材,间隔时间随咽齿发育状况而定,直至61d。材料鱼及时用4%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
4、2]1.2制样方法同单乡红。1.3观察用双筒显微镜和解剖镜观察。体长测量从吻端至最末一枚尾椎骨。1.4术语及名称幼齿序号沿用Nakajima的方式表示。最先出现的一枚齿为Ce0,其后方出现的一枚齿为后齿Pol,其前方的齿为前齿,依次记为An1,An2,An3。同一时相出现的齿称为同一替换波。收稿日期:2000-06-19;修订日期:2000-09-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670101、49832010资助。作者简介:刘焕章(1966),男,湖北省鄂州市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鱼类进化生物学研究。陈健波为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1
5、997年实习生。本研究得到乐佩琦、何舜平研究员帮助,蔡鸣俊同志复墨插图,特表谢意!1期刘焕章等:高体咽齿个体发育过程及其系统学意义892结果2.1咽齿替换过程高体咽齿的生长和替换同仔鱼的生长是呈正向相关的,咽齿的生长及替换如图1、表1所示。第7d在尚未骨化的条状角鳃骨上出现了第一颗咽齿,位于角鳃骨中部Ce0齿位,为初齿。第911d。第二颗齿出现在Ce0后方Pol位置,第12d第三颗齿在An1位置出现,到第13d已观察到An1和Pol逐渐趋于同步,这两颗齿组成第二波替换齿。第1415d在第二替换波齿上方Ce0和An1的前方长出了第四和第
6、五颗齿,为第三替换波齿,此时位于Ce0齿位的第四颗齿将逐渐生长并向下着生到角鳃骨上,老齿变小,向背侧偏移,替换掉原齿位的一代齿,第四颗齿称为第一颗齿的替换齿。在第16、18、21d,Pol、An1、An3的位置分别出现了第六、七、八颗齿,组成第四替换波齿,到约23d仔鱼刚游出蚌内时,An3齿才着生于咽骨上,这代齿发育缓慢,具成鱼咽骨形,仔鱼体内卵黄基本耗尽。至此Ce0、An2和Pol、An1、An3五个齿位的交错替换规律已形成。当第七替换波齿着生时,咽齿已达成体齿式。成体齿一行五枚,由两列替换齿组成。1、3、5为一替换波,2、4为另一替换波,齿的替换是相邻齿
7、位交错进行的,为幼体齿替换过程的继续。咽齿发育过程如图1。图1第七替换波时高体咽齿的着生情况2.2咽齿的形态变化Fig.1ReplacementofpharyngealteethinRhodeusocellatusatthe7threplacementwave齿胚刚出现时为胶质状,外观尖锥形,悬浮于下咽骨周围的结缔组织。稍后能染上色,其骨化从尖未着生咽齿Teethunankylosed着生咽齿Teethankylosed脱落咽齿Teethshed端开始并向根部逐渐扩展,直至完成齿的着生过程。高体仔鱼刚游出蚌时,咽齿发育至长出完整的五枚齿,与人工
8、繁殖所得材料相对比,同受精后23d的仔鱼咽齿发育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