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啸:中国需要均富于民

翰啸:中国需要均富于民

ID:38125285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6

翰啸:中国需要均富于民_第1页
翰啸:中国需要均富于民_第2页
翰啸:中国需要均富于民_第3页
翰啸:中国需要均富于民_第4页
资源描述:

《翰啸:中国需要均富于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贫富分化”,中国并不存在普遍的民穷,中国穷的只是最普通的民众,“民穷”与“贫富分化”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近年中国出现了“国富民穷”的说法,也有人就此提出“藏富于民”的建议,“国富”的问题笔者进行过批判,指出了中国并不富的现状,因此也就不存在“藏富于民”的可能,笔者不反对真正的“藏富于民”,而是反对打着“藏富于民”的幌子,行“藏富于精英”之实,因为这样只能让贫富分化更加的严重,本文中将针对“藏富于民”的三个常见说法来谈。  1、“藏富于民营企业”不靠谱  现在有种很流行的说法,认为政府应该藏富于民营企业,因为民营企业为社会

2、解决的就业多,2009年金融危机时这种声音更是强烈,其实解决就业的多少与企业的所有制没有关系,只与企业所在的行业有关。我国民营企业之所以表现出了解决就业多的特点,是因为民营企业所在的领域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国有企业之所以表现出解决就业少的特点,是因为国有企业大部分属于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行业。但这也不能绝对化,比如华润和中粮都是国有企业,华润从事的主要是零售和地产行业,中粮从事的是与食品有关的行业,两者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都为中国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相反美国的石油、矿产、金融等行业都是私营的,但这些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也不多。因此发展民营

3、经济解决就业的说法,在理论上就不能够成立。  况且中国发展经济不是以“解决就业”为最终目的,因此也不能用就业多少来衡量一个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对就业贡献小,但国家一直大力扶植其发展,关键在于其对经济的长远发展有利。  国企的存在让全社会更有效率  其次民营经济效率高的说法也不一定站的住脚,国有企业的存在不能看其本身效率的高低,国有企业的存在有着其战略意义,国有企业是通过自己的存在让国家的整体经济更有效率。  为什么我国一直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关键是有国有企业的存在。以国际市场的油价波动为例子,在2007年,国际油价高涨时,很

4、多国家都发生了大规模的抗议示威,而我国的石油企业为国有企业,油价并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因此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非常小,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如果这些行业发生大的波动,必然会导致整体经济的不稳定。  如果针对个体考虑,私有制企业可能效率高,但如果这个国家的企业全部实现了私有化,那么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率并不一定很高,因为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率并不是个体效率的加总,因为个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内耗。只有混合经济才可以创造出高效率,那就是该国有的实行国有,该民营的进行民营,这样才可以达到社会经济整体的高效率。  2、用“减税

5、来藏富于民”将重蹈西方覆辙  现在中国很多学者思考问题根本就不从实际出发,而是照本宣科的宣传一些过时或是错误的理论。减税论在里根以后时期确实很流行,但是我在前面就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分析,里根繁荣根本上就不是减税所致,而是鼓励储蓄和投资,以及进行大规模的企业改造所致,而减税则带来了非常大的社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导致了美国中产阶级社会解体。  社保资金应该来源于对富人的有效征税  首先,中国税收本来就不高,而且中国现在面临着社会保障投入和进行大规模公共设施建设的双重任务。这都需要以税收为主的财政投入做支撑,因此减税在现阶段不可行。有人会说,政府税收可

6、能被贪官贪污,其实腐败在政府所支配的收入中,占的是很小的比例,也就1%左右,我们怎么能因为这1%的弊端就舍去99%的利益呢。现在社会贫富分化非常厉害,有人主张加大政府的公共投入,特别是社保投入,有人呼吁政府减税,而那些呼吁减税的人基本上都是高收入群体或是其代言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应该逐步向福利社会转型,因此加税,特别是加强对富人的有效征税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应该避免。  减税是很容易得到社会共鸣的事情,而减税受益的永远是富人,损失的永远是穷人,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底掀起了大规模的减税浪潮,结果是贫富差距加大,中产阶级社会解体和低收入人群

7、被边缘化,我们不能再重蹈西方国家的覆辙。  3、通过股市藏富于民是“镜花水月”  首先,中国的股民非常的少,即使在中国股市最牛的2007年,中国股民人数也只占总人口的7%,而发达国家持有证券资产的人一般都在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美国三分之二的家庭持有有价证券,因此中国要想通过股市达到藏富于民的效果根本就不可能。  其次任何国家的股市都不稳定,股市一般都是“七赔二平一赚”,让中国民众将自己有限的收入投入到不稳定的股市交易,还不如存在银行更加稳妥。此外,股市也难以起到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功能。  从各国股市发展历史来看,股市都难以担当这种功能。由于

8、财产基础差异、风险承受能力不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股市的游戏规则从来都不是为中低收入者制定的。总体来看,股市的“藏富于民”只能将社会财富更向高收入者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