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73156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0
《送别诗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山中学2011级语文学案编写:一组审核:刘孝国2012-11-18徜徉在唐诗宋词这座美的殿堂,你一定会目眩神迷,流连忘返“唐诗宋词选读"之“送别诗”导学案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能熟悉送别诗的常见意象,理解送别诗的常抒情感,分析送别诗的常见技巧。2.理解诗人送别友人的真挚而复杂的感受,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友情观。具体说来1.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在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2.李颀《送魏万之京》,重点掌握其炼句的技艺。3.李白《送友人》,理解李白送别诗的特色,理解
2、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二、资料链接1、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2、送别习俗:唱歌送别,喝酒送别,折柳送别3、送别诗常用意象: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时间意象:秋、黄昏、月夜、清晨;其他意象: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酒等。4、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
3、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送别诗常用意象植物:柳、浮萍、孤蓬动物:杜鹃、鸿雁送别场所:南浦、长亭、灞陵送别环境:酒、流水、夕阳、月、春草、杨柳: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昌龄《闺怨》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送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
4、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王维《送别》)灞陵(借代)“——西安灞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灞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是送别的地方,在灞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流水:古人分别多在水边流水之多、之长、之柔、流水一去不返李白送别诗中的“流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赠汪伦》“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落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鸿雁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孤蓬类: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月亮的别称玉魄、玉盘、玉兔、玉壶、冰轮、皓魄、婵娟、桂魄、嫦娥、蟾宫、金镜、丹桂、素娥等。月亮本是自然界一客观存在的事物,但它不会因人的消亡而消亡,它是永恒的。很自然的,它就成为文人骚客们寄托感情的物象,也就是所谓的意象。我国古代诗歌有很多句子与月亮有关,他们对月寄予了很多人生的理想、追求、忧思,甚至怨恨等等。送别诗感情:(1)依依惜别之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2)盼游子早归: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
7、不归。——《送别》无名氏(3)劝勉安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课堂学习案(一)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1、读题目,明题材,说感情。2、读作者,陈子昂,家世豪富,少任侠,性情豪迈,年十八始发愤读书,二十四岁举进士,官至右拾遗,多次上书论政,陈述时弊。后被诬陷入狱,忧愤死于狱中,时年42岁。他反对齐梁的浮艳文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复习《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4文山中学201
8、1级语文学案编写:一组审核:刘孝国2012-11-18徜徉在唐诗宋词这座美的殿堂,你一定会目眩神迷,流连忘返(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现出他的怀才不遇,他的不平,他的忧愤,他心底的波澜。)时年26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有人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3、读诗句,注意字音(绮筵、没)和句中停顿。4、读注释,探诗意。5、读提问,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