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西汉经学之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略论西汉经学之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ID:38048909

大小:24.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略论西汉经学之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_第1页
略论西汉经学之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_第2页
略论西汉经学之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_第3页
略论西汉经学之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_第4页
略论西汉经学之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论西汉经学之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西汉经学之争出现的历史背景1.1古文典籍的出现经秦“焚书坑儒”及诏定“禁挟书”律令之后,儒学的传承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然而强制性的政令,以及粗暴的行政干预,绝不可能彻底禁绝某种思想或学术的传承。《史记·儒林列传》称“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一些儒家经典被私藏于民间,使得儒学于此时,尚存一息,不绝如缕。汉兴以后,儒学的发展出现了转机,“诸儒始得修其经艺,讲习乡饮之礼”。叔孙通以儒生的身份,为汉家制定礼仪,开始了儒学复兴的第一步。至于惠帝四年,诏废秦禁挟书之律,藏于民间的典

2、籍相继而出,私人讲学已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传经之儒亦先后继出。景帝时,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兴修礼乐,广求天下善书,搜集到了《毛诗》、《周官》等大量古文典籍,《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其学举六艺,立《

3、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修礼乐,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从而游。武帝末年,鲁恭王刘余于孔子故宅,发现《古文尚书》、《礼》、《论语》、《孝经》等书,《汉书·艺文志》: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经凡数十篇,皆古文字也。大量古文典籍的出现,为古文经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并遂益见重。1.2西汉经学之争出现的社会背景汉武帝服膺儒家学说,建元二年亲政后重用儒生,以儒术逐渐取代黄老,作为统治思想。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建元六年以后,更是大举重用儒生,以“武安君田蚡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4、,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使得“天下学士靡然乡风”,公孙弘亦同太常孔臧等人上疏: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常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课,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能称者。巨谨案诏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谊,文章尔雅,训辞

5、深厚,恩施甚美。小吏浅闻,弗能究宣,亡以明布谕下。以治礼掌故以文学礼义为官,迁留滞。请选择其秩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艺以上补左右内史、太行卒史,比百石以下补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边郡一人。先用诵多者,不足,择掌故以补中二千石属,文学掌故补郡属,备员。请著功令。它如律令。(《汉书·儒林列传》)诏可,然后“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这使得西汉政权文化和政府的用人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亦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嚆矢。之后,官员、士大夫便主要来源儒家,而来源于儒家士大夫们对于西汉的政治影响亦日趋加深,儒家对于西汉的

6、政权、法典,以及制度等方面逐渐取得了最高的解释权。例如,昭帝元凤三年,癸卯,正月,眭孟言事伏诛,事如下:元凤三年正月,泰山……大石自立,……又上林苑……大柳树断枯卧地,亦自立生。……孟推春秋之意,以为大石自立,僵柳复起,……当有匹夫为天子者。……即说曰:“先师董仲舒有言,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受命。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汉书·眭孟传》)又,宣帝神爵二年,九月,司隶校尉盖宽饶自刎北阙下。原因即是,宽饶奏封事,言: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

7、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若四时之运,功成者去。不得其人,则不居其位。(《汉书·盖宽饶传》)二人虽伏诛,但言及的都是汉家根本,依家法言国事,以所学定国运,表明了儒家思想成为了西汉王朝整体制度的指导、诠释。西汉思想形态的凝聚化、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对于汉帝国的统一、稳定,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但是此种一元化体系的形成,势必会造成整个思想体系的僵化,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因此,统治者在权衡其利弊之后,必然期望有一些新的思想对一元化的思想体系进行冲击,为僵化的制度体系注入新鲜的血液。首先带动多元化冲击的,便是汉宣帝。宣帝对

8、于国家的治国方略,采用的是“刑名绳下”之法。在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诛,太子曾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用周政?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汉书·元帝纪》)除了刑名之法外,亦在儒家内部对其形成冲击,那便是《觳梁》学的产生,通过甘露三年的石渠讲论,平《公》、《觳》异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