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死亡教育”

探究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死亡教育”

ID:38034406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探究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死亡教育”_第1页
探究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死亡教育”_第2页
探究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死亡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究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死亡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究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死亡教育”吴欣欣卢利民(榆林市第一中学719000)摘要: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到“死亡”的文章很多,通过对这些文章进行归类、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应该把“死亡教育”作为一个重点。现代教学中往往将重点落在知识点的传授、阅读、写作的培养上,而“死亡教育”应是情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板块。引导学生关注“死亡”这个话题,感受作品中人物在面对死亡时的心境和想法,分析“死亡”背后的缘由和意义。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死亡”人物和事件,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多地理解“死亡”背后的价值,更多地得到情感体验以及社会生命的独特感悟与认知。关键词:高中语文死亡教育一、“死亡教育”研究的

2、背景及意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死亡”的课文不在少数,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只注意到课文本身,侧重于讲解知识性问题,而忽视死亡这个话题所能够引发的思考和教育意义。语文作为一门充满人文气息的学科,应当主动承担起教化的作用,在教会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文学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健康、正面的三观,培养看待问题的正确态度,尤其是关于“死亡”这样的严肃话题,更加不能掉以轻心。反观我们的教育现实,对于死亡的话题很少涉及,一般都轻易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的研究,忽视了死亡教育的重要性。但事实上,不敢触及死亡的教育不是正真的、深入的教育,死亡教育的意义应当得到重视。就人教版高

3、中语文教材来说,涉及到“死亡”话题的课文有《大堰河——我的保姆》、《祝福》、《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数十篇文章,虽不是以探讨死亡为中心,但却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人的死亡及其背后的意义,值得我们归纳研究。我们可以从课文出发,用文学温和地对学生进行死亡文学的启蒙教育,让学生在思考中揭开死亡的真面目,以此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好让他们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体会死亡的意义、感受爱与希望,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二、关注课文中出现的“死亡”现象并进行分类“死亡”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中涉及到“死亡”话题的课文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荆轲刺秦王》、《记念刘和珍君

4、》、《孔雀东南飞》、《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祝福》、《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热爱生命》。从死亡的缘由来看,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为革命献身、为理想献身:《记念刘和珍君》、《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荆轲刺秦王》、《哈姆雷特》;2.封建残害、人性压迫:《大堰河——我的保姆》、《祝福》、《窦娥冤》、《孔雀东南飞》。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热爱生命》从死亡的对立面为出发点,它谈及生之本质在于死。第一类为革命献身、为理想献身的人物中,刘和珍作为向执政府请愿的女学生,无辜中弹,为革命、为人民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马克思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安然离去,他早年身患各类疾病,却以人们难以想

5、象的忍耐力和克制力,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始终坚持着伟大而神圣的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人物。他是王子,按照传统,是王权的当然继承者。但是,他的美好前途被颠倒了的时代颠倒了。哈姆雷特本是个正直、乐观、有理想的青年,在正常的环境下,他可以成为一位贤明君主,但是现实的社会迫使他不得不装疯卖傻,进行复仇。最终他走向了死亡。第二类深受封建残害、人性压迫。封建社会中陈旧的观念、道德的沦丧、人性的压迫,使当时劳苦大众、底层人民深受其害,大堰河、祥林嫂、窦娥、刘兰芝都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第三类以《热爱生命》这篇文章为代表,生死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阶段。每个

6、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蒙田在课文中提及“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够看到作者面对死亡的积极态度,生之本质在于死,既然我们活着,就要热爱生命,认真过好每一天。三、死亡文学教育的几个案例(一)《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的身影仍然留存在寒冷的易水边上,但他的身躯却倒在秦国的土地上。受命于燕太子丹的荆轲,背负着国家的使命,只身一人前往秦国

7、。面对秦王,他临危不惧,手持匕首,与秦王对抗,最终被斩。荆轲刺秦虽以失败告终,但他在这一过程中,完全将个人安危弃之不顾,想到的是不辜负燕太子丹所托,承载守护燕国的使命。即使最终一死,却也无愧于心。对于荆轲,我们可以问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荆轲之死是必然的吗?荆轲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要想实现心中的理想,要想对燕太子丹及燕国人民有所交代,他的死便是必然的。对于荆轲而言,从他离开燕国的那一刻起,他心中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问题二:荆轲之死有何意义?“受任于败兵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