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16600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3
《谈研读文本的几种基本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研读文本的几种基本策略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新生小学杨德便文本研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效的阅读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决定着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与体悟。研读文本,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走进作者内心,触摸作者的心跳,聆听作者的心声,获得与作者、文本的感情共鸣,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还可以在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推敲、咀嚼、鉴赏中获得美感与语感。研讨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语言,规范语言表达,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下面我就从研读文本的基本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指导学生读读、划划,知文感意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息息相关。因而,在“读读、划划”是研读课文的
2、基本方法。“读”可分为粗读、细读、精度三种。粗读一般指预习阶段的阅读,旨在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细读是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中的阅读,旨在领悟课文中心、写作手法;精读是在理解课文内容后,有选择地、有感情地诵读语段,也称欣赏性阅读,旨在积累知识,提高文学修养。从阅读形式的角度划分,“读”又可以分为默读、自由朗读、对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等。采用何种形式读,则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总之,“读”应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只读一遍两遍是不会有感觉的,尤其是对一些精妙的细微之处更要反复用心朗读,只有细读、精读才能为下一步创造性地设计的教学活动打下必要的基础。离开了读,品读法就成了“无源之水”
3、、“无本之木”。“划划”即圈画。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画成功,“品品”、“议议”就有了正确的目标,反之,就成了隔靴搔痒、形式主义。圈画是方法,也是能力。学生圈画的词句跟他们的认知能力、审美情趣等密切相关。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圈画的方法,养成边阅读(细读),边圈画的习惯,让学生领悟:课文题目十分重要,就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课题是我们了解文章内容的窗户,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抓住关键词,顺藤摸瓜,就能事半功倍,很快弄清楚课文内容,悟出课文中心。如:有动词的课题往往归纳了课文主要内容;有形容词的课题则往往概括了课文中心。其次,课文中有些词语含义深刻,富有表现力;有些
4、段落写得十分精彩,对交代事情发展过程或刻画人物形象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词语和段落就是学习的重点内容,必须好好品读。由于学生认知能力、审美情趣等有差异,他们圈画的重点词语和确定的重点段落往往不尽相同,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这些正是极好的生成资源,教师适度调控、因势利导,课堂气氛就相当活跃,课堂教学就充满生命力。5二、指导学生品品、议议,披文入情句、词是文章的细胞,一篇好文章中的每个词句都渗透着作者的良苦用心。特别是那些关键语句对表达文章中心起到“牵一词(句)而动全文”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品品、议议,启发学生挖掘和揣摩语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
5、起到的作用,有利于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另外,在教学中根据关键语句引发质疑,可以训练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氛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有了疑问,就会产生好奇心,就有了探索问题的兴趣和志趣。因此,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品、议课文,对学生理解理解文章内容和训练孩子思维大有裨益。例如:徐玲老师在《猫》的教学中对重点词的处理令我眼前一亮。如:我在人教版第七册《猫》是这样教学生品“屏息凝视”这个词语的。师:屏息凝视什么意思?生:就是屏住呼吸,眼睛盯着一个地方一动不动。师:噢,屏息就是憋着气。咱们都来试试。师:什么感觉?生:特别难受。生:我快
6、憋死了!生:不舒服。师:但是小猫呢?生:它坚持的时间很长。生:一连就是几个钟头。生:它很有耐心,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非常尽职!在教学中,我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屏息凝视”的本意,还让学生角色体验,结合上下文进一步理解,使这个关键词在学生脑海里鲜活起来,让孩子们感受到猫的尽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不是“白纸”一张,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我们要予以尊重和重视,在理解语句、课文时,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生活的经验去体会、感受。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落花生》时,我注重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感悟学习重点句:“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7、的人。”①“体面”是什么意思?②“讲体面”是什么意思?“讲体面”就一定不对吗?结合实际说一说。5③“只讲体面”又是什么意思?这样做对不对呢?生活中有没有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师:我们到底该做怎样的人?(不图虚名,默默奉献,对别人有好处的人。)我抓住“体面”这一个词层层深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既读懂了父亲的话,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人教版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时,可以抓住关键词让孩子们想象地球的画面,切身的感受到了地球母亲太容易破碎了。老师:这些自然资源不能再生的罪魁祸首是谁?人们是怎样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