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88687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3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案0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及相互关系,了解少数民族首领在其民族发展中的作用。2.通过对澶渊之盟等的分析,培养学生辨正东西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中国》歌曲的旋律感受与歌词的共鸣,把学生带入本单元教学的核心:民族的碰撞、交融与发展,并导入本课主题。2.通过设置导读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3.通过问题的探究,如宋辽之间是“和”好还是“战”好,辽为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究能与中原大国——北宋抗衡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
2、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辽、西夏民族发展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其开发边疆和积极吸取汉族先进文化的史实,让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形成对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认识,由此培养学生团结平等的民族观念。教学重点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教学难点1.如何评价澶渊之盟?2.如何理解北宋与辽、宋夏战争的性质。教学过程导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既有统一的隋唐社会的高度繁荣、文明和富庶,也有宋、辽、金、夏等民族并立时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多元文明碰撞和交融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那么,北宋、辽、西夏分别是由什么民族、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它
3、们之间是在怎样的碰撞、交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出示课题) 新授一.指导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并注意观察三个政权的形式图。投影出示自主学习问题: 1.北宋、辽、夏分别由什么民族、何人在何时建立?定都哪里? 2.北宋、辽、夏三个政权之间表现出的是怎样的关系? (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按三个政权形势图状在黑板上画三个圆,并书写北宋、辽、西夏) 二.学生解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板书) 三.师生探讨问题 1.宋辽关系:先战后和,兄弟之国 战:主要战役有澶州大战和:即澶渊之盟 教师提问:宋辽之间的“和”是在怎样的情况下
4、首先由哪方提出的?(北宋有力的情况下辽提出。) 教师提醒学生思考:北宋为何不是选择继续战斗直至胜利,而是选择啊“和”呢?在此时,北宋是选择“和”,还是选择“战”呢?(把学生引入问题的漩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力。)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辨正的观点来分析“和”、“战”及澶渊之盟。 ①选择“战”的理由 A.选择“战”的好处:宋可能会取得完全胜利,可以消除隐患,并能维护大宋尊严,收复幽云十六州,扩大疆域。流传至今的《杨家将》的故事就反映了当时人们主战的愿望。 B.选择不和的好处:指导学生看教材澶渊之盟的内容,每年给辽送岁
5、币家中了广大老百姓的负担,造成国家的积贫积弱。同时,“和”还给人以伤尊严的屈辱感。 ②选择“和”的理由 A.“战”的坏处。战争本身就意味着破坏。继续战争必然破坏双方的正常生产和贸易。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宋辽正处于势均力敌状态,宋在短期内不可能战胜辽。因为,赵匡胤是“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做了黄帝,所以特别害怕大臣们效法他。于是采纳宰相赵普(大家语文上刚学过《赵普》一课)的建议“杯酒释兵权”,剥夺了大将的兵权,重文轻武,从而采取守内虚外的政策,造成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无休止战争必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财力,给国家和人
6、民带来的灾难将大大超过“和”送辽“岁币”的负担。 B.“和”的好处。从北宋政府来说,虽要支付大量岁币,但可免去很多战争开支,社会的和平也为北宋经济的发展、繁荣提供有利环境。从民族角度来说,“和”能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加快发展、融合的步伐。“和”对人民群众来说,可以避免去充当炮灰,在安宁的环境下耕作生产,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从而促进社会的繁荣。 (过渡)大家在热烈探讨了“战”与“和”的利弊后,想必对澶渊之盟已能作出一分为二的评价了,谁能试一试呢? 评价澶渊之盟:①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是北
7、宋软弱退让的表现。。每年送给辽的岁币(不是一次性赔款),成为了北宋政府和人民的沉重负担,加重了北宋的贫和弱。②澶渊之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宋辽互称兄弟之国,充分反映了辽的快速发展和强大。③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宋辽双方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专门设立榷场进行有序管理,保持了100多年的相对和平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景象。教材P54黑体字苏轼语也说明了这一点。 (过渡)宋辽之间是先战后和,兄弟之国,位处西北方的西夏与北宋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2.宋夏关系:先战后和,君臣之国。
8、 宋夏关系与宋辽之间有许多类同,在此着重关注宋夏的和议内容及作用。 到此,引导学生思考: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属于什么性质的战争? 师生共同分析战争性质后得出结论:这一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当然即使是兄弟之争也存在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无论是哪方,只要是以劫掠为目的而发动的战争就是非正义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