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习题2

《阿房宫赋》习题2

ID:37985521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2

《阿房宫赋》习题2_第1页
《阿房宫赋》习题2_第2页
《阿房宫赋》习题2_第3页
《阿房宫赋》习题2_第4页
《阿房宫赋》习题2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房宫赋》习题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阿房宫赋》习题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稽首(jǐ)    骊山(lí)   尽态极妍(yán) 余勇可贾(ɡǔ)B.妃嫔(pín))椒兰(jiāo)莞尔一笑(wǎn) 矫枉过正(jiǎo)C.剽掠(piāo)庇护(bì)惊魂甫定(bǔ) 虚与委蛇(wēi)D.锱铢(zī)解数(xiè)雕栏玉砌(qiè) 鼎铛玉石(chēng)解析 A项“稽”读qǐ;C项“甫”读fǔ;D项“砌”读qì。答案 B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山兀,阿房出    兀:耸立。B.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龙:出现龙。C.复

2、道行空,不霁何虹霁:雨过天晴。D.杳不知其所之也杳:远得踪迹全无。解析 A项,兀:秃,这里指山上的树林已被砍伐完。答案 A3.选出对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曹军破,必北还④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⑤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A.①④⑥/②③⑤B.①③⑤/②④⑥C.②⑤⑥/①③④D.①②⑥/③④⑤解析 宾语前置句/被动句。答案 C4.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

3、泥沙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③⑤⑥⑧D.②③⑥⑦答案 C5.下列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六王毕,四海一B.辇来于秦C.燕赵之收藏D.鼎铛玉石E.而望幸焉F.族秦者秦也解析 A项一,数词活用作动词。B项辇,乘辇车,名词作状语。C项收藏,收藏的金玉珠宝,动词作名词。D项铛、石,名词作动词。F项族,灭族,名词用作动词。答案 E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6~8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4、;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戍卒叫,函谷举(被攻占)  举(全)国上下B.族(灭族)秦者秦也诛灭九族(宗族)C.使(假使)六国各爱其人不辱使(出使)命D.

5、后人哀之而不鉴(鉴定)之油光可鉴(当镜子照)解析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鉴”:以……为鉴。答案 D7.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解析 前一个“之”,代词;后一个“之”,结构助词,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答案 D8.下列加点

6、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盘盘焉,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骊山北构而西折学而时习之C.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杳不知其所之也D.多于九土之城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解析 B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A项前一个“焉”,形容词词尾;后一个“焉”,语气词。C项前一个“之”,代词;后一个“之”,动词,到。D项前一个“于”,介词,比;后一个“于”,介词,从。答案 B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凌虚台记苏 轼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

7、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怳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

8、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