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83635
大小:4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出师表》 同步练习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出师表》同步练习一、能力提高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 ;② , ;③ , 。(或: , , 。)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 ”一致。3、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 。4、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 ,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
2、驰的原因是: 6、表明作者志趣(或淡泊名利或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 。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大事”具体指): , , , , , ;8、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 , , , ;② , 。9、集中表达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 , 。10、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
3、句子是: 11、陆游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的“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12、本文是为出征北伐而向刘禅上的奏章,为何只在七、八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而大多是在提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请说说你的看法。 13.本文向刘禅上书,但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么? 14
4、.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请结合文章,说说此文何以有如此大的震撼力。 15.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可谓分析透彻,情理交融,言辞恳切。试分析全文的表达方式有何特色? 二、中考链接: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夫①君子之行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④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⑤则不能励精
5、⑥,险蹂⑦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咸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诸葛亮)注:①夫:发语词。②行:指操守、品德。③澹(dàn)泊:同"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④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⑤淫慢:指过度的享乐。淫,过度。慢,怠惰。⑥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⑦险躁:这里指暴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⑧接世: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1、翻译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本文作者就哪两方面展开论述的?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4、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
6、“ , 。”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当如何做?请谈谈自己的理解。5、诸葛亮还有一篇《诫子书》,全文如下:夫酒之设(安排),合礼致情(合乎礼节,表达情意),适体归性(适应身体和性格的需要) 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这就达到和谐的顶点了)。主意未殚(尽),宾有余倦(稍有倦怠),可以至醉(可以饮到酒醉),无致迷乱(丧失理智胡来)。这篇《诫子书》谈的是什么问题?6、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 , ”(或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7、文中提出的“亲贤臣”,相当于今天我们选拔人才时常提出的“
7、 ”这一成语。参考答案一、1、(1)、开张圣听(2)、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3)、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2、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4、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7、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8、宫中之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