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与老子战争观比较

孙子与老子战争观比较

ID:37875388

大小:628.7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1

孙子与老子战争观比较_第1页
孙子与老子战争观比较_第2页
孙子与老子战争观比较_第3页
孙子与老子战争观比较_第4页
孙子与老子战争观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孙子与老子战争观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8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8卷第4期(总90期)Journ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Jul.2008V01.28(SumNo.90)孙子与老子的战争观比较徐宇春1,张正明1,李志刚2(1.西安交通大学军事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49;2.国防大学基本系,北京100091)[摘要]孙子与老子战争观的比较,既是对中国哲学思想起源的追问,又是对战争这一人类基本现象的最本质反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孙子和老子的思想不仅体现出某种对立性,同时还体

2、现出某种相通性。他们对“非战”、“不争”、“无名”等观念的推崇,既体现了春秋时期社会的时代意识,也体现了华夏民族在历史与现实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战争所进行的深刻思考。孙老战争观的合流对孕育后世的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现实的中华文化复兴,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孙子;老子[中图分类号】E892;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45X(2008)04.0078.07值今世纪交替之际,中华民族复兴的景象已初露端倪。然而我们却须清醒地认识到,越是历史的转折时刻,越要小心

3、谨慎,最大程度的利用智慧来化解所面临的种种难题,也正因于此,从自身文化中寻找到应对现实困难的智慧韬略也显得比以往更为迫切。我们将《孙子》和《老子》加以比较,正是期冀能对中国传统智慧作深层次的挖掘。《孙子》作为“武经之冠冕”,有“百世谈兵之祖”之誉,为历代的军事家们所顶礼膜拜。时至今日,《孙子》的影响早已超出了中国的范围,为世界所公认。考究原因,就在于《孙子》的价值并不仅限于对某一特定阶段战争规律做出了解释,而是其中包含着人类普遍的价值理念与思考。因此,我们只有从哲学的高度上来考察,才能理解《孙子》历久弥新的原因所在。孙中山先生曾明确

4、指出:“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二千多年前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便成立中国的军事哲学。”【1]672正是点出了《孙子》在中国兵家文化中所占据的突出地位。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评价《孙子》,说:“它是古代一部优秀的兵书,也是一部出色的哲学著作。”[2]192这更是明确了《孙子》与中国哲学的关系。《老子》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正如任继愈所言“主要表现为哲学、宗教、政治与军事三个大的流向。没有老子,中华文化也就不成其为中华文化”【3J。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也曾赞78誉老子“是有极大智慧的古代哲学家”。在今天的解释语境中,我们将《孙子》

5、与《老子》这两部产生于“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典籍并提,可以说既关乎我们对中国学术史发展门径的把握,也关乎我们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问题。笔者以为:无论是从内在哲学精神,还是外在的谋略致用,《孙子》与《老子》都有不少相通之处。从《孙子》来讲,正是兵学的实用理性气质与深不可测的道家智慧相融合,使《孙子》散发出经久不衰的魅力。而从《老子》来讲,明确其与兵家思想之间复杂的联系,则是我们今天更好的继承传统文化的前提条件。孙子和老子对战争的认识,体现了中华文化早熟的理性的特质,他们对战争问题所作出的一些思考,对今天的人们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6、一、《老子》与兵家的关系探讨《老子》与兵家之关系,在我们看来就是一项还原先秦诸子思想发展脉络的工作。通过这种还原工作,可以使我们一方面扩大了对《老子》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更加明确了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推崇谋略的思想根源。陈鼓应在为《老子注译及评价》一书所作的序言中说:“一般人常以为老子思想是消沉的、厌世的或出世的”,但这实际上是对老子的误解。老子哲学的特异处就在于扩大了中国哲学的局限,“把人类思考[收稿日期]2007—10—15[作者简介】徐宇春(1973一),女,陕西蓝田人,西安交通大学军事教研室讲师;张正明(1950一),男,陕西凤翔

7、人,西安交通大学军事教研室教授;李志刚(1959一),男,湖北随州人,国防大学基本系。万方数据的范围,由人生而扩展到整个宇宙。”“老子的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基于这样的认识,若要考察老子思想形成的真正动机,应认识到其形上学是为了“应合人生与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4"结合《汉书·艺文志》来看,这些评价大体符合《老子》一书的本来面目。《汉书·艺文志》曾言:“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就明确地指出了

8、道家的起源。老子身为周朝的史官,“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是其份内职责。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职责,使老子不得不对大量氏族社会成败兴亡的历史现象做出自己的总结,也迫使他对战争这一关乎“存亡国而继绝世”的社会现象展开深人地思考。这也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