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执业药师药理学知识点:抗疟药的相关知识汇总

2013年执业药师药理学知识点:抗疟药的相关知识汇总

ID:37852227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2013年执业药师药理学知识点:抗疟药的相关知识汇总_第1页
2013年执业药师药理学知识点:抗疟药的相关知识汇总_第2页
2013年执业药师药理学知识点:抗疟药的相关知识汇总_第3页
2013年执业药师药理学知识点:抗疟药的相关知识汇总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3年执业药师药理学知识点:抗疟药的相关知识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执业药师药理学知识点:抗疟药的相关知识汇总执业药师药理学知识点:抗疟药  疟疾可分为间日疟、三日疟和恶性疟3种,其致病疟原虫分别为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完整的疟原虫生活史可分为:雌蚊体内进行的有性生殖和人体内进行的无性生殖两个阶段。在蚊子叮咬人体时,疟原虫子孢子进人人体并侵入肝细胞进行发育繁殖,然后从肝细胞释放,进入红细胞,此时无症状,为疟疾的潜伏期,也称为原发性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感染红细胞时期称红细胞内期,此时疟原虫产生的代谢产物和红细胞碎片刺激机体,引起寒战、高热、出汗等疟疾的临床症状。而肝细胞中部分处于

2、休眠状态疟原虫是疟疾复发的根源,也称为继发性红细胞外期。  抗疟药是用于预防或治疗疟疾的药物。常用抗疟药分为3类:  (1)主要用于控制疟疾症状的抗疟药:如氯喹、奎宁、甲氟喹、青蒿素、咯萘啶、本芴醇。  (2)主要用于控制疟疾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如伯氨喹。  (3)主要用于疟疾预防的抗疟药:如乙胺嘧啶、磺胺类。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  伯氨喹  【体内过程】伯氨喹(Primaquine)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吸收后分布于肝、肺、脑和心脏等组织,其中肝脏浓度最高。伯氨喹的代谢和排泄均较快,因此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和作用时

3、间都较短。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伯氨喹对红细胞外期及各型疟原虫的配子体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是有效阻止复发、中断传播的药物。其对红细胞内期作用较弱,对恶性疟红细胞内期无效,因此不能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临床作为控制复发和阻止疟疾传播的首选药,疟原虫对此药很少产生耐药性。  【不良反应】本药毒性较高,不宜长期使用。治疗量可以引起疲倦、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某些患者可出现药物热、粒细胞缺乏症,停药后可恢复。少数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患者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和高铁血红蛋白症。有蚕豆病及粒细胞缺乏倾向的患者禁用。正常人在

4、中毒剂量下也可能发生这种溶血反应。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  乙胺嘧啶  乙胺嘧啶(Pyrimethamine)是人工合成的非喹啉类抗疟药,目前作为病因性预防的首选药。  【体内过程】口服吸收慢但较为完全,4—6h达峰浓度,主要分布于肝、肾、肺、脾,其中肺中分布最多。药物与组织广泛结合,因此在体内留存时间较长,排泄缓慢,t1/2约为80—95h。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乙胺嘧啶抑制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影响疟原虫叶酸代谢过程,阻碍疟原虫的核酸合成,导致疟原虫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与磺胺类或砜类合用,可在叶酸代谢的两个环

5、节上起阻断作用,增强疗效,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乙胺嘧啶对原发性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有抑制作用,是较好的病因性预防药。对红细胞内期未成熟的裂殖体也有抑制作用。含药的血液被蚊子吸入后,能阻止疟原虫在蚊虫体内进行的增殖,从而起到阻止传播的作用。  本药半衰期长,作用持久,临床用于疟疾的病因性预防。但疟原虫很易对乙胺嘧啶产生耐药性。  【不良反应】常用剂量基本无不良反应。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及消化道症状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停药,必要时可给予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  磺胺类和砜类  二类药皆为二氢叶酸合

6、成酶抑制剂,能抑制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常与乙胺嘧啶等合用以增强疗效,主要用于抗氯喹恶性疟的治疗和预防。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  伯氨喹  【体内过程】伯氨喹(Primaquine)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吸收后分布于肝、肺、脑和心脏等组织,其中肝脏浓度最高。伯氨喹的代谢和排泄均较快,因此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和作用时间都较短。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伯氨喹对红细胞外期及各型疟原虫的配子体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是有效阻止复发、中断传播的药物。其对红细胞内期作用较弱,对恶性疟红细胞内期无效,因此不能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临床作为控

7、制复发和阻止疟疾传播的首选药,疟原虫对此药很少产生耐药性。  【不良反应】本药毒性较高,不宜长期使用。治疗量可以引起疲倦、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某些患者可出现药物热、粒细胞缺乏症,停药后可恢复。少数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患者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和高铁血红蛋白症。有蚕豆病及粒细胞缺乏倾向的患者禁用。正常人在中毒剂量下也可能发生这种溶血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