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从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看教师质量(1)

分享从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看教师质量(1)

ID:37836293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分享从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看教师质量(1)_第1页
分享从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看教师质量(1)_第2页
分享从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看教师质量(1)_第3页
分享从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看教师质量(1)_第4页
资源描述:

《分享从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看教师质量(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看教师质量从目前有关教师质量的研究现状来看,学术界仅注重对教师质量的内容构成以及国外如何保证教师质量等视角进行研究,但对我国古代教师质量观还缺乏研究。笔者认为,教师质量历来就被人们重视。1.春秋战国时期的教师质量观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教师开始以私人身份自由讲学,同时学生也可以自由择师,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更是促进了教育经验的丰富和教育思想的发展,由此产生了一批师德高尚的教师。   1.1以身作则,万世师表。所谓以身作则:则即准则、榜样,以自己的

2、行动做为准则。“万世师表”者,当推孔子。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知何正?”他又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信”。由此可见,孔子不仅从理论上强调以身作则,而且在实践上还作出了典范。   1.2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孔子是最早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语言: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人因其材,而施其教,这是孔子首倡的一个

3、重要的教学原则。这是说,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教学的方式也应当有所变化。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承认学生之间有个别差异。   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平民教育或许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可以说,孔子“有教无类

4、”的思想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孟子作为继孔子以后儒家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极力主张因材施教。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3学而不厌,严于律己。 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孔子不光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不厌”、“不倦”,还应该严于律己。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由此可见孔子不光强调教师

5、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还应该做到“不厌”、“不倦”和“律己”,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孟子也十分强调学而不厌,严于律己。他说:“弈之教人射,心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荀子也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由此可见,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要严于律己。2.汉唐时期的教师质量观   2.1以身作则,万世师表。汉代扬雄在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

6、的人格、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专业水平等综合素质,不仅影响教书育人,更直接影响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颜之推是魏晋南北朝最后一个影响最大的儒学教育家,他尤其重视以身作则。他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父子不义则妇不顺矣。”唐朝大教育家韩愈主张不管其门第、出身、相貌等如何,只要学有所成,并且合乎儒道,就可为人师表。他提出“圣人无常师”,主张广泛地向他人学习,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王通也认为一个品德崇高、学问广博的教师,本身就具有

7、良好的师范性,“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2.2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正贯第十一》中说:“故知其气矣,然后能食其志也;知其声矣,而后能扶其精也;知其行矣,而后能遂其形也;知其物矣,然后能别其情也。”汉代傅玄主张把人才分为九类,即德才、理才、政才、学才、武才、农才、工才、商才、辩才。王充认为教学须一步一个脚印,应循序“宿习”,切不可邋等“暴习”。教学如果只是一味追求进度,那么就会“其进锐者退速”。   唐代王通认为求学必量其力,不可急于求成,好高鹜远。他说:“君子

8、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他还说:“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方”即“不变”,是指时间、地点、条件、对象变化了,而教学方法并不随之改变,那么就不会有“善教”。唐朝的孔颖十分推崇因材施教。他说:“师当随材而与之,博学者不甚推仰其义而教之。”“若年长而聪明者,则教以大事而多与之;若年幼而顽钝者,当教以小事又与之少。”2.3学而不厌,严于律己。西汉董仲舒主张教师应该养成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的德行。他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