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之另眼看克隆

研究性学习之另眼看克隆

ID:37787530

大小:39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31

研究性学习之另眼看克隆_第1页
研究性学习之另眼看克隆_第2页
研究性学习之另眼看克隆_第3页
研究性学习之另眼看克隆_第4页
研究性学习之另眼看克隆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之另眼看克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另眼看克隆高二10班另眼看克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研究心得研究背景生物技术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生物技术的进步就是一首悲喜交集的交响曲。20世纪的科学技术,在为社会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式”是科学史上伟大的发现,原子核能从此被开发出来了。但是用于战争的原子弹又便人类遭受了多少苦难。这并非原子能的错,而是错在人类将它用于战争。相同的,有益的生物技术可以造福会民族、会人类,反之,则为灾祸。所以生物技术亦具有道德责任,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克隆技术就是

2、当今生物颇为热门的一项技术。克隆技术到了当今已经不在是新鲜话题了,但是关于克隆技术,我们都还是一知半解,究竟克隆的出现有什么意义,人类都还处于摸索阶段。从克隆羊多利到克隆女婴夏娃的诞生,经过了漫长的技术考验,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宗教的批判。人们不得不认真考虑:接受还是放弃?接受罢必将带来一场严重的灾难;放弃罢,一项较重科学意义的研究讲究此覆灭。从另一方面看,征服野心的人们总不满足于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短暂的生命,但又苦于事实,这才有了克隆。研究目的和意义克隆是一个现在十分热门的科学,也是十分热门的话题。因此我

3、们对此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借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东风,我们的课题研究小组就成立了。在研究性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发现了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很累而且非常有意义。它可以让我们以这一课题为目标大量发现课外知识,一方面可以达成研究的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我们学习到大量有意义的课外知识。不仅如此,课题研究工作也是十分有趣的,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而这次的研究课题“另眼看克隆”属于生物科学技术,深入研究克隆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关于生物学习中的一些问题,难题,真所谓“一石二鸟”。不过,我们不能仅满足于此,我们会立

4、足于现在的知识对未来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学校的图书馆、电脑室、阅览室,课内外知识,上网搜索等方法查找资料并整理。还有,成员集中在一起讨论是肯定的,并且请教老师。研究成果克隆的定义作为名词,表示通过无性繁殖的方法获得的来源于单一个体的后代;若作为动词,则表示用机体的细胞代替未受精卵的核产生该机体在遗传上同一副本的过程。按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克隆的非正式声明的定义是:克隆是遗传上同一机体或细胞系的无性生殖。根据这样的定义,克隆按性质可分为自然克隆和人工克隆两类,按对象则可分为细胞(或微生物)克隆、植物克

5、隆、动物克隆和人克隆四个层次。研究成果(2)2.克隆的例子克隆的英文“clone”意思是无性繁殖。简而言之,克隆就是“复制”、“拷贝生物”。它不是靠父母繁育后代,而是由科学家通过基因移植技术培育生物后代。克隆本是一本很洁僻的生物技术,可是在1997年2月,第一只克隆“多利”的诞生,使“克隆”成了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普遍关注的热点。“多利”的诞生标志着“生物学世纪”的到来。接踵而来的,还有美国科学家宣布培育成功的克隆恒河猴、小牛吉尼等多种克隆生物。虽说多利不是出生在中国,但克隆研究起步很早,目前仍处于

6、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已经克隆出了鼠、兔、猪、牛、羊五种哺乳动物。植物的克隆更是普遍,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就出现了第一株转基因植物。到了80年代后期,中国也开展了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例如:“863计划”研究的抗病虫害的棉花、烟草、玉米良种都已大量克隆,在农业生产中正在逐步推广。夏娃的诞生更是克隆技术上一项震惊世界的奇迹。研究成果(3)3.克隆的利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即保护地球上的所有物种以及这些物种所在环境的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进程,保护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的多样性。这一点对于人类以及整个世界

7、来说,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那么生物遗传信息息息相关的克隆技术,对生物多样性到底有利还是有害呢?关于这个问题,专家们各持己见。持肯定观点的人认为,克隆技术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有利的,尤其是对于珍稀物种来说。克隆技术也许并不能使这些物种的基因增多,但却可以培育出更为优良的个体,从而提高这种物种在地球上的生存能力。这就好象对青、草四大家鱼,在经过多次人工繁殖以后,还要通过“提纯复壮”才能保证其后代的良种品质一样。亲手创造出“多利”的威尔穆特博士也说过:“他20年来从事克隆研究工作的真正目标试图找到更好的

8、办法来改变家畜的基因构成,从而培育出成群的,健康的,能够有效地为人类服务的动物。”他这一观点与新闻媒体所热衷的完全不同。他认为目标并不是培育复制品种,培育克隆体,而是想精确地改变细胞的基因。而且他坚信基因是可以改变的,从而使动物具备更强的抗病能力。相反,持否观点的人则认为,克隆技术对生物的多样性提出了挑战,并将人类推到了可怕的边缘。由于生物多样性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也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之一,因为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要求有尽可能多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