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ID:37786491

大小:343.8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31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六年级语文教研活动09、4、2关于语文教学几个问题的思考1、什么是语文?关于文本解读的相关问题。2、读懂课文的路径是什么?3、读懂课文是为什么?4、怎样才算读懂?5、六年级语文课堂的重要因素是什么?6、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是怎样的?7、语文教学的单元意识和文体意识。8、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不要急功近利。9、关于语文教学的课堂结构。1、什么是语文?“‘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后人解释颇多:①

2、语言·文章②语言·文字③语言·文学……但似乎均有不通之处:文章、文字、文学是不能与语言并列的。文章是语言的物化成果;文字是语言的外在形式(另一形式为语音),文字存在的唯一理由是在于表现语言;文学有口头、书面两种,但比语言概念要小,仅是语言的一种形式、一种功能。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1902年,政府独立设置语文学科。1949年,叶圣陶提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二者合在一起就是“语文”,同时还主张听、说、读、写并重,提倡要培养形式感、文体感、语感。1956年,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次重大改革,引发了对语言训练和文学教育的空前重视。1958年,全国又开展

3、了关于文道关系及怎样教好语文课的大讨论,指出“语文课总是语文课,不能教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1963年,新中国第二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出台,明确提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强调语文教学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1978年,第三部教学大纲颁布,强调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不但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1997年,全国开始了新一轮语文教育的大讨论,肯定了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课程标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教材意识和文体意识。课堂实录文来中学张琼学师:第四单元是什么单元?学生:唐诗精华(教

4、师板书:唐诗精华)师: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唐诗精华”是什么意思?生1:唐代的精华,这些诗歌都是有感情的。生2:非常优秀的几首诗。生3:值得我们学习背诵的诗歌。生4:是唐代人智慧的结晶。师: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唐诗就是唐代的诗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非常繁荣的一个朝代。记录唐代诗歌的《全唐诗》,共收诗歌42931篇,诗人1895人。(板书:42931618955师:在这么多的诗歌里只选了6首,在这么多的诗人里只选5位诗人,看来这些诗歌真是精华了。那好,让我们从这些精华开始,通过这几个点去学习更多的唐诗。今天,张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读一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5、荷塘月色》教学实录李镇西第一节课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教

6、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  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

7、彩等,进行辨析、品味。”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