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课堂提问

如何进行课堂提问

ID:37784431

大小:16.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1

如何进行课堂提问_第1页
如何进行课堂提问_第2页
如何进行课堂提问_第3页
如何进行课堂提问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课堂提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进行课堂提问课堂教学活动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互动交流中最常用,最主要的中介是问题。经过这几年的调查表明,数学课上,教师们每1.85分钟就提出一个问题。数学课堂提问频率如此之高,可见课堂教学提问是师生们进行双边活动,教师引导教学过程发展的基本手段,它被广泛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恰当的提问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笔者根据调查进行研究,发现课堂提问中总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主

2、要问题。一、形式单一,单句直问直问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问题直线指向需获得的答案。学生对此类问题可以直接作出回答,但由于没有铺垫,没有变式,没有思路的启发,而且太过刚性,以至于问题的提出及回答的整个过程缺乏趣味,也容易造成氛围上不必要的紧张,因而在增进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兴趣与启迪智慧等方面存在不足。二、急于获得结论课堂上,当学生答题遇阻或答案并非期望中的那样时,教师为了急于获得结论,往往不由自主的对学生不够准确的答案不加理会,大量的采用转问他人的形式,直至问到自己满意的答

3、案,很少给出学生有关于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的思路,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启发或者点拨。在转问无果的时,干脆直接讲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面作用,既挫伤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也不知其所以然。“大量的转问”,“让优等生答题”,“忽视学生的答案”,“模式化要求”等等这些都是教师急于获得结论的显著表现。三、问题设计过于受教材限制调查表明,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能同时考虑到学习情况与教材的问题仅占不到三成,这说明了在目前状态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仍处在“教教材“的水平而难以达到”

4、用教材教“的境界。教师设计问题时较注重解决知不知道,懂与不懂的问题,而忽视学生对教材的认识过程,忽视了学生的动机、需要、体验和获得。在操作时往往只注重对教材的分析,而忽视带给学生活跃的想象,真切的体验以及会心的鉴赏。四、过分关注教学进度将近七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跳出教案和教材的束缚,硬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教案里面。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牢牢抓住是否与自己设计好的教学程序相吻合的答案,却忽视了最精彩,最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部分,从而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教学契机。教师在教学时,只关注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进

5、度,关注的是如何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己所期望的结论,从而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认识需求,思维能力和心理情感。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还没有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以及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思想。五、所提问题较为浅、偏教师对于如何变教材要求为教学问题,变学生新旧知识矛盾为教学问题以及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而组织教学问题的理解仍显不够,有随心所欲提问的倾向,其中问题浅、偏的现象较为突出。问题浅是指完全无“认识冲突”,无一定程度的“思考困惑”,学生几乎不假思索的就可以得出

6、答案,教师常用“是谁”,“是什么”,“哪里”等特征词。问题偏主要体现在教师不在关键内容处提问。所谓关键内容,是指对问题情境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问题,或是学生认识矛盾的焦点处,或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疑难点等。这些关键内容,往往是问题的点睛之笔,需要多加重视。六、提问过多课堂上,学生思考,做题等用时不到一半,教师用时超过一半。这一数据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过多的提问、分析、讲解,大量的占去了学生看书,思考,作业以及体验、积累、讨论的时间。学生追寻答案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读书、思考、作业、讨论、完善的过程,是

7、一个“学”的过程。针对上述几个课堂提问中的常见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有以下几点措施:七、提问的语言要明确提问的语言要明确,发问时,问题只说一遍,以免使学生养成不注意的教师发问的习惯。提问的对象要明确,是要一起回答还是个别回答。问题要使学生清楚问题的答案是明确的,使回答者能够做到准确作答。如下面的提问是不适宜的:“看到此题,你联想到了什么?”。这样提问,学生很难回答,因为不知道是从假设联想,还是从结论联想,或是从题设和结论的关系上联想等。八、

8、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如在正多边形的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正三角形,那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做正四边形,各个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可以吗?”显然这样的提问,能防止学生的思维定势,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逐步懂得应重视概念的学习。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为开拓学生的思路,要设计并引深提问。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要灵活安排提问。九、提出的问题要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